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docx

ID:61342326

大小:100.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26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docx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docx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docx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docx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业.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料推荐⋯⋯⋯⋯⋯⋯⋯⋯⋯⋯⋯⋯⋯⋯⋯⋯⋯⋯⋯3.1课时作业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交通C.政策D.技术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1~2.【解析】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热量条件,使有些在自然界低温下不能够生长的蔬菜,通过人工方法升高温度能够在不适宜的季节生

2、长。该村位于烟台郊区,靠近城市这个大市场,所以才能很好地发展蔬菜生产。大棚里的蔬菜由于昼夜温差小而养分积累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光照条件一般在大棚内外没有太大差别,而在冬季大棚里的热量条件要好于自然界的。【答案】1.A2.C3.下列因素属于农业地域形成原因的是()A.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B.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要求完全不同的自然条件C.不同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可以相互交流D.农作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答案】A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3、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4~5题。4.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势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解析】蔬菜、花卉等农产品易腐烂、变质,不宜长距离运输,一般分布在距离城市(消费市场)近的郊区。1⋯⋯⋯⋯⋯⋯⋯⋯⋯⋯⋯⋯⋯⋯⋯⋯⋯⋯⋯⋯⋯⋯⋯最新料推荐⋯⋯⋯⋯⋯⋯⋯⋯⋯⋯⋯⋯⋯⋯⋯⋯⋯⋯⋯【答案】C5.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解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4、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答案】C下图是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变迁图。读图,回答6~7题。6.这种土地利用变迁过程被称为()A.专业化B.集约化C.机械化D.商业化7.导致土地利用变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A.农业机械的发展B.新作物的引进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灌溉技术的提高6~7.【解析】本题组考查对地理事物变化过程分析理解的能力。从图中可知甲、乙两地区农业土地利用越来越专业化,甲区逐渐成为水稻专业生产区,而乙区逐渐成为甘蔗生产基地,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答案】6.A7.C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完成

5、8~9题。8.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D.旱作谷物农业9.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2⋯⋯⋯⋯⋯⋯⋯⋯⋯⋯⋯⋯⋯⋯⋯⋯⋯⋯⋯⋯⋯⋯⋯最新料推荐⋯⋯⋯⋯⋯⋯⋯⋯⋯⋯⋯⋯⋯⋯⋯⋯⋯⋯⋯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8~9.【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该农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为混合农业。第9题,混合农业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科技含量高,市场适应性强。【答案】8.C9.B读中国农作物分布

6、上限高度示意图,回答10~12题。10.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农作物是()A.①甘蔗②春小麦③单季稻④双季稻B.①单季稻②春小麦③双季稻④甘蔗C.①春小麦②单季稻③双季稻④甘蔗D.①春小麦②单季稻③甘蔗④双季稻11.影响农作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A.积温B.降水C.土壤D.光照12.决定广东、云南地区农作物种类较多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热量B.降水、地形C.纬度、气候D.纬度、地形10~12.【解析】据图可知,图中横坐标为从我国广东至黑龙江,从南向北纬度升高,纵坐标为海拔高度的变化。两者结合起来反映了垂直变化与从低纬向高纬变化规律相

7、似的特点,对应的农作物分布也相似,结合我国广东、云南、江苏、河北和黑龙江等省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就可做出正确判断。我国温度带从南到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对应的农作物也相应改变。【答案】10.C11.A12.D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读图,完成13~14题。13.为了保障城市蔬菜供应,该地设想建立城市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所依据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土质疏松,土壤肥沃B.光、热、水资源丰富C.靠近河流,水源充足D.地势平坦,交通便利14.随着国家“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A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3⋯

8、⋯⋯⋯⋯⋯⋯⋯⋯⋯⋯⋯⋯⋯⋯⋯⋯⋯⋯⋯⋯⋯⋯最新料推荐⋯⋯⋯⋯⋯⋯⋯⋯⋯⋯⋯⋯⋯⋯⋯⋯⋯⋯⋯小,并出现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势,转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地()A.水资源日益缺乏B.灌溉水源受到污染C.土地价格上涨D.政府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