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ID:6119441

大小:3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03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_第1页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_第2页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_第3页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_第4页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相关多媒体·中枢神经听觉系统您的位置:首页>>文献资料>>医药文献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1999年第3期第27卷 医学进修专题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及前景作者:胡国栋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影像科(武汉430030)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一词由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教授于1967年提出。1953年Seldinger创立的经皮穿刺血管造影技术为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可追溯到60年代初期,1964年Dotter和Judkin首先应用同轴扩张导管系统,治疗外周血管狭窄

2、性病变,从而达到阻塞血管再通的目的。1973年Grüntzig设计的双腔球囊导管,使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TA)得到很大发展,使这项技术从四肢动脉狭窄的PTA治疗扩展到肾动脉狭窄、颈部动脉狭窄,以至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1980年开始行头臂动脉球囊导管成形术,1989年已用于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成形。80年代中期开展了激光血管成形术、动脉硬化斑块切削术及血管腔内支架的应用。近年来研制了许多类型的血管内支架(stent),是预防再狭窄的新技术,尤其是带膜支架的研制成功对提高PTA的远期疗效以及扩展支架的应用范围(血管内和非血管内的支架应用),显示了其广阔的前景。  2 心脏及大血管的

3、介入治疗2.1 心脏及大血管的介入治疗  60年代中期,心脏、大血管的介入治疗也有很大发展。1966年Rashkind等首次创导心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967年Postmann首先应用介入放射技术成功完成动脉导管未闭栓塞术,1977年Rashkind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伞形圆盘补片装置,用于婴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后又改造为双盘补片闭合装置。1976年King和Mills等应用双盘补片技术闭合房间隔缺损成功。1979年Sos等提出用球囊导管扩张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982年Singer等用此技术在临床上成功地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症。1980年Martin首先报道应用经

4、皮球囊成形术治疗肺动脉分支的狭窄。1977年Gruntzig首次成功进行了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80年代末此项技术已在全世界得到广泛采用。PTCA近来又与激光血管成形术、动脉斑块切削术和血管内支架等新技术相结合,对提高疗效、防止再狭窄起到较好的作用。2.2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在80年代得到很快发展。1984年Inonue首次报告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985年Lock报道了聚乙烯球囊导管扩张二尖瓣狭窄取得成功。1982年Kan报告单纯肺动脉瓣狭窄采用经皮球囊成形成功。1984年Lababidi报告先天性主动脉办瓣窄经球囊扩张成功。2.

5、3 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阻塞——“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近年来亦采用介入放射治疗,1974年Eguchi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成形治疗布-加氏综合征成功。后来Furui采用球囊扩张后置入血管内支架,从而大大提高了远期疗效。  2.4 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疗效肯定的心脏介入治疗方法。  3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  神经系统的某些疾病如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脑膜动静脉瘘、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脊髓血管畸形等可通过介入放射技术进行栓塞、溶解、扩张、成形等治疗,其临床应用范围日益拓宽,治

6、疗效果日臻完善。  3.1 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是颅内出血的重要发病原因。早在1960年Luessenhop首先应用直径3mm塑料球注入颈内动脉治疗脑AVM,但栓塞物易误入正常脑动脉分支,并发症多。1972年Serbinenko应用乳胶球囊套在微导管端送至病理血管,用这种可脱性球囊治疗脑AVM。1975年Kerber在此基础上改制成带孔球囊导管,利用球囊充盈和血流引导,能选择性进入AVM的供血动脉,并经该导管将IBCA注入畸形血管团内使其全部栓塞,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Picard将栓塞剂IBCA或NBCA与碘苯酯或Lipiodol混合可控制聚合速度,采用缓慢注射

7、使其弥散充盈整个畸形血管团,栓塞效果进一步提高。目前栓塞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结合,其效果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3.2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1971年Serbinenko应用可脱性球囊导管,使其进入动脉瘤体内将球囊解脱,使动脉瘤闭塞,而载瘤动脉仍保持通畅。1975年Debrun将上述技术加以改进,用同轴导管技术解脱球囊。但上述技术仍有动脉瘤破裂和瘤体充填不完全而复发等缺点。80年代末试制出电致溶断可脱性微弹簧圈以及机械性可脱性钨丝弹簧圈栓塞,使并发症减少。今后动脉瘤栓塞的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