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ID:6117408

大小:230.5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3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_第1页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_第2页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_第3页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_第4页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25.200__J36药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617-2005代替GBJT5617一1985之,..,,.~月J‘_‘、.占~_.~Li_,,名.、.吕~_,_,...乍闪f%jJE1!"}洋人取人灿洋人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Determinationofeffectivedepthofhardeningafterinductionorflamehardeningofsteel(ISO3754:1976,NEQ)2005-07-21发布2006-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a-1jiGB/T5617-200

2、5.盈J‘.J‘.Bli青本标准与ISO3754;1976《钢火焰淬火或感应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根据ISO3754:1976重新起草。本标准是对GB/T5617-198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的修订。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号规则》的要求,本标准在结构、编排格式、文字表述作了相应修改。如:—封面上添加了采用国际标准的代号及采用程度;—增加了前言;—将不应在“范围”、“术语和定义”中出现的内容调整到“一般规定”中;—将“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改为“范围”,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

3、件”、“术语”及“英文词条”;—对部分条款作了文字性修改。鉴于在贯彻执行GB/T5617-198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的实践中,许多企业运用校核法。该方法不仅简便、实用,而且有利于提高有效硬化层深度测定的准确性,为此这次修订增加了有关校核的条款。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余顺、董蕙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617一1985。GB/T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1

4、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制零件经过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DS)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大于0.3mm的零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ISO6508-1:1999,MOD)

5、GB/T4340.1-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7232-1999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GB/T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ISO2639:2002,MOD)GB/T18449.1-2001金属努氏硬度www.bzfxw.com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723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极限硬度limitinghardness一般为零件表面所要求的最低硬度(HV)的0.8倍。如下式所示:HV,,=0.8XHVMs·······················⋯⋯(1)式中:HV,,—极限硬度;HV,,—

6、零件表面所要求的最低硬度。注:经有关各方协议,可采用其他极限硬度值,也可按GB/T230.1-2004规定测定(前提是要规定极限硬度值)。4一般规定4.1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用“DS”表示,单位为mm。表达方式见示例。示例:有效硬化层为。.5mm,可写成DS=O.5mm,4.2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的零件,在距离表面三倍于有效硬化层深度(DS)处的硬度,应低于极限硬度HVx,.减去100。有争议时,经各方协议,可采用较高的极限硬度值测定有效硬化层深度。4.3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的硬度测定采用负荷为9.8N(1kgf)。按有关各方协议,也可采用4.9N(0

7、.5kgf)-49N(5kgf)的负荷和其他极限硬度值,应在字母后面标注(见示例)。示例:选定负荷为4.9N(0.5kgf),极限硬度值采用零件所要求的最低表面硬度值的0.9倍,测得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6mm,可写成DS4.9/0.9=0.6mmo4.4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本标准所规定的测定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方法是唯一的仲裁方法。GB/T5617-20055测f测量应在规定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内进行,并应在图纸上标明,同时应符合GB/T4340.1,GB/T18449.1的有关规定。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