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05371
大小:289.3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2
《城市内河综合整治效益后评估方法及实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利学报2005年9月SHUILIXUEBAO第36卷第9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05)09-1088-06城市内河综合整治效益的后评估方法及实证吴阿娜,车越,杨凯,赵军(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城市内河综合整治项目后评估的目的、方法,并以浦东张家浜为例,使用背景资料收集、现场实测与生态调查、问卷调查、条件价值评估等方法,对其综合整治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估算了整治后张家浜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张家浜综合整治不仅使得河道在水质指标、水生生物群落、沿岸植物群落、水体小气候效应、景观生态等方面
2、都有所改善,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整治后的张家浜体现出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键词:内河;后评估;整治;效益;张家浜中图分类号:X21文献标识码:A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用于评价其效益的后评估工作却未能得到有效跟进,以往国内外有关后评估方面的文献也多集中于国家公园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土地与工业[1~7]区开发等方面,针对城市内河综合整治效益后评估方法的研究甚少,对相关案例的分析亦较为少见。本文初步探讨了该类项目后评估的目的、方法,并以浦东张家浜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为实例进行效益后评估实证,以期对国内同类项目有所借鉴。1城市内河
3、综合整治效益后评估的目的城市内河综合整治效益后评估是对城市内河整治项目所带来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的回顾性评价,目前并未有确切的定义和规范。笔者认为内河综合整治效益后评估的目的主要为:①检查综合整治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对河道水质的改善程度;②验证综合整治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③调查综合整治工作对周边的影响,以及公众对综合整治工作的认可程度;④诊断当前河道仍然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应进一步改进的环节。城市内河综合整治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价是在项目实施之前,所以常以数模预测和经费预算为主,而后评估的介入时间则在项目完成后,因此应以现场实测和公众调查为主,但由于
4、实测和调查的资料总是在特定条件下取得的,并且实测数据和调查样本总是有限的,因此,仍要经过一定的数学处理和运算。综合整治效益后评估与项目竣工验收又不一致,后者主要是对项目的各项设施进行验收,而前者则是评估整个整治工作对环境、社会、经济实际产生的影响,其作用在于科学评估项目所带来的各方面的效益,以及了解项目实施后存在的问题。收稿日期:2004-01-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1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0269014);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跟踪项目(02qmg1413);上海市生态学重点学科以及211学科建设项目作者简介:吴阿娜
5、(1980-),女,浙江义乌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水生生态及城市水环境研究。E-mail:enuowu@hotmail.com1水利学报2005年9月SHUILIXUEBAO第36卷第9期2城市内河综合整治效益后评估的方法城市内河综合整治效益后评估研究在国内案例较少,也缺乏相应的导则,后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均处于探讨阶段,笔者认为由于其所在的特殊区位,城市内河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区域景观、周边房产、公众生活等因素,因此,后评估工作在涵盖最基本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估外,对综合整治工作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估也不容忽视,具体可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2.1背景资料收集法后
6、评估的介入时间往往是在项目完成之后,此时进行的实测和调查仅仅是针对现状的,未能反映项目实施之前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为了真实反映内河综合整治前后环境质量的变化,后评估工作必须注重对项目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工程任务、整治历程、整治前以及整治过程中水质监测数据等背景资料的收集;此外,为了从区域和流域角度关注项目的影响,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内河上游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料的收集也是非常必要的。2.2现场实测与生态调查法后评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评估综合整治对河道水质的改善程度,验证内河生态环境现状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规划目标、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等),因此,现场实测以及生
7、态调查是后评估必不可少的一个技术环节。具体包括:水体各项水质参数监测、水生生物群落调查、底栖生物调查、两岸植被调查、景观生态调查、护底护坡调查、周边污染源截流纳管调查等。2.3问卷调查法公众参与是城市内河综合整治效益后评估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方或后评估工作组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利于提高项目的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以问卷调查法为核心的公众参与可以:①让公众了解政策、规划或项目;②确定不能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环境资源的价值;③充分考虑公众的看法和意见,避免可能的冲突;④有利于全面识别和评价重大的环境影响,确认措施的可行性;⑤有助于客观评估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问卷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