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04923
大小:504.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2
《十二五_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第2期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Voi.20No.22010“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杨潇李杨帆尹荣尧孙翔朱晓东(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要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日趋严重。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家环境规划必要丑适时。在分析行为效益、实施成本、适应性排放和国际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同时考虑“减缓”和“遥应”行
2、为应对气候变化并权衡二者优先次序。采用以适应为主的“单效”方案,将自然承载力.生产系统、社会人居环境三个屡次和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灾害与风险、低碳经济、敏感部门、城市化环境效应、海岸带等7个相关主要问题作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关键词气候变化;环境规划;“十二五”;适应;减缓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加10J02—11079—05d耐:m.3969/j.缸龃.10眩一2104.加lO.02。014全球气候变化的发生机制、影响及应对是当今国际科学研究和社会政治的热点和难点,IPCC第四次评
3、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众多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影响正在出现⋯1。作为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日益重要的新型要素,将气候变化纳入到国家环境规划的框架中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从分析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探讨国家“十二五”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战略,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规划内容。l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环境规划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气候条件复杂、海岸线漫长、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向来较弱,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提高,气候变化影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2007年全国平均气温达1951
4、年以来的最高值,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耗电耗煤导致大气污染特征变化拉j,海平面持续升高使得沿海城市的气候异常事件和灾害损失严重bJ。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未来~段时期指导我国环境保护活动的核心文件,在国家“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全面、系统地融入环境规划中,其作用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通过在自然生态、人居环境、产业部门等领域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使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将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追求两者之间的
5、平衡,控制应对措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HJ。我国环境规划工作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规划编制到实施的体系、程序和方法,国务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下发将应对气候变化嵌入到环境规划体系中提供理论、技术和实践应用的支持,形成一套充分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环境规划方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2我国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策略2.1适应和减缓: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减缓(Mitigation)和适应(Adaptation)是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影响的两个基本途径【5J5。减缓是人类对区域环
6、境作用的干预,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吸收汇减轻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适应是在承认气候变化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人类为应对现实的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对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影响而做出调整。减缓和适应都是人类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政策响应行为,但二者针对的主体有所不同,减缓是针对地球气候系统的人类干预行动,而适应则是针对人类社会本身的自我调整。减缓和适应行为并不总是协调,本文根据减缓效果和收稿日期.'2009—07—19作者简介:杨潇。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化环境效应及政策调控。通讯作者:朱晓东,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
7、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政策。*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1—004—00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09一R2—40)资助。·79·万方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期适应效果将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规划措施分为三类:一是双效行为,即规划措施既有利于适应又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如提高植被覆盖率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了生态承载力;二是偏减缓的单效行为,规划措施有利于减缓但不利于适应。如增加水电开发可以减少碳能源消耗,但同时增加了相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三是偏适应的单效行为,这
8、类规划措施有利于适应但不利于减缓,如环境风险应急设施建设加强了灾害适应能力,但建设和运行过程增加了碳排放。2.2基本途径的分析判断由于大多数气候变化应对措施是减缓和适应此消彼长的单效行为,分别将投资的一半用于更有效率的减缓活动或适应活动可能比投资于减缓和适应协同措施的净效益更好L6J,因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