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doc

×××大桥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doc

ID:61019200

大小:6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1-19

×××大桥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大桥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大桥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大桥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大桥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桥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桥预应力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日期:预应力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案一、空心板梁吊装方案本桥空心板梁采用集中预制方案,空心板梁在吊装前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空心板梁吊装采用“吊鱼法”安装,吊装用的格构扒杆高度12m,起重量20T。FDBACQH(1)空心板梁吊装:采用角铁格构扒杆纵向“吊鱼”架设法。本法用立在安装孔墩台上的两付人字扒杆,配合运梁设备,以绞车互相牵吊,在梁下无支架、导梁支托的情况下,把梁悬空吊过桥孔,再横移、落梁、就位安装的架设法。其布置示意如下图:图中:H—后控制绳A、B—角铁格构扒杆Q—辅助扒杆F—

2、扒杆A、B之间的拉绳主扒杆A、B高度12m,吊装能力30吨。梁的架设安装和扒杆转移程序:a、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安装孔的墩台上各立人字扒杆一付,B桥墩尚须在主扒杆旁设立一付辅助扒杆。扒杆风缆、卷扬机,锚锭等都按要求设置好。b、将预制梁经运梁平车或滚筒牵引运来,梁前端达到A扒杆下面。c、A、B扒杆的牵引绳系到梁的前端吊孔或环上(注意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在与吊环或钢丝绳接触处被挤压造成破裂)。d、用A扒杆的牵吊绳吊起梁的前端,撒走其下面的滚筒。a、收紧B扒杆牵吊绳,放松A扒杆牵吊绳使梁前进。梁前进时注意使梁前端稍低后端,禁止“昂头”。因为“昂

3、头”就意味着各滑车组和牵吊绳受力骤增数倍,因而极为危险。b、梁前端快到2#墩时,梁后端控制绳H应注意控制(此时要注意作用于控制绳上的应力)。c、由B扒杆牵吊绳和控制绳H将梁拉进到要求的位置停住。将A扒杆的牵吊绳解开,系吊到梁的后端吊环上。d、用A、B扒杆的两牵吊绳同时吊起梁的两端,将梁下放到墩台上。e、第二片梁可从已安装的第一片梁上保险通过。第二片梁安装好后,其余各梁可利用已安装好的两片梁作导梁,不必再用“钓鱼”法。以上是梁的架设安装程序。下面为扒杆转移程序:f、将A扒杆脚临时固定,缓慢放松F绳将A扒杆向后放倒落在待吊装的空心板梁上,与空

4、心板梁一起垫滚子绞运到2#墩,并竖立安装在B扒杆旁。g、利用B扒杆的牵吊绳系着辅助扒杆顶部以桥墩D的牵吊绳系着辅助扒杆脚,将辅助扒杆Q悬吊到墩上,并竖立安装。h、利用运送到2#墩的A扒杆牵吊绳系住B扒杆的顶部和C墩上辅助扒杆的2根牵吊绳以一根系住B扒杆的脚部,另一根系住B扒杆的顶部将B扒杆脚牵吊到1#墩上,并用辅助扒杆系住B扒杆顶部的牵吊绳,将B扒杆竖立起来,然后将各扒杆控制风缆栓住,扒杆的转移即告完成。以后再按a~i顺序,继续架设安装2#、1#墩孔的空心板。二、数据计算1、拔杆A和B在吊装桥梁过程中滑车组受力的计算:a=14/tga则β

5、=arctg[14/(20-14/tga)]①式因为F1×cosa=F2×cosβ所以F2=(F1×cosa)/cosβ②式因为∑M=0(对后端取力矩)所以(F1sina+F2sinβ)×20=G×10(G取实际的重量,为20T)则:F1sina+F2sinβ=10③式把①和②式分别代入③式,化简可得F1=[10×(20×tga-14)]/(20×sina×tga)F2=[10×(20×tga-14)]/{20×tga×tga×cos[arctg(14×tga/20tga-14)]}35°

6、,此时F2最大;当a81.87°时,F18.83T,F21.635T,此时F1最大,F2最小。两个人字拔杆各采用一动滑轮组,每个动滑轮组由5个动滑轮组成,卷扬机牵引力为3吨,通过5个动滑轮,可使得人字拔杆吊钩达到的牵引力为3/0.114=26.32T,大于F2max=10T,可满足起重要求。2、当解除台帽上A人字拔杆的动滑轮吊钩时,拔杆B滑轮组的受力计算:因为∑M=0,所以F1sin81.87°×20=G×10,可得出:F1=10/sin81.87°=10.10T<26.32T(人字拔杆上吊钩最大的拉力)满足要求,又因为:F1cos81.

7、87°=F3,所以F3=10.1×cos81.87°=1.43<10.87T,满足要求。3、人字拔杆上缆风绳的选择和计算:人字拔杆上吊钩的拉力:F1=[10×(20×tga-14)]/(20×sina×tga)则倾覆力矩:M=F1×20×cosa=10×(20tga-14)/tgatga,当a=54.46°,a=10米,M最大为125T。抗倾覆力矩:M1=F1×20×sin35°×cosa=11.47×F1×cosa抗倾覆力矩:M2=F2×20×sin35°×cosβ=11.47×F2×cosβM1+M2=M=125(35°为缆风平行于路

8、线方向投影向与水平线的夹角),所以可得:125=11.47×F1×cosa+19×F2×cosβ,可推出:125sina=11.47×F1×sina×cosa+19×F2×sina×cosβ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