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和对策探究

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和对策探究

ID:6093828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2

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1页
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2页
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3页
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4页
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和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和对策探究  摘要: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实现知识转移,而知识转移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效果。重点对校企合作中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校企合作;知识转移;障碍因素作者简介:简世德(1964-),男,湖南常德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尹潇(1985-),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衡阳421001)基金项目:本文系200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互动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

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09-027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为各自的目标而实现的联合,高校是为了把知识转化为成果,而企业是为了利用知识创造效益。这其中的核心就是要实现高校知识向企业的转移。所谓知识转移是指高校把知识通过一定的形式转移到企业,并通过企业的生产行为实现知识的价值过程。而知识转移是否顺利、是否彻底是决定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本文重点对校企合作中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一、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分析Alaviti认为知识转移是组织的关键特性,它是知识从一

3、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过程。校企知识转移可以被认为是“高校知识传递(知识供给者)和企业知识吸收(知识需求者)的两个主体、两个阶段或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1]第一阶段,高校向企业传输知识。高校知识传输的主体是高校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他们通过相互合作,采取如共同研发某个项目、联合培养人才、企业聘请高校教授为技术顾问、高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等主要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交流,逐步实现把高校专家所掌握的知识向企业技术人员转移,并在某种程度上达到知识共享。第二阶段,企业内部的知识吸收。企业知识吸收的主体是企业技术人员和企业一般员工。当

4、企业技术专家在与高校专家的合作中学到特定知识后,就应该首先着手在企业内,通过座谈会、培训班等途径,或在某个生产团队或车间组织试点,逐渐把这些知识分层分类、有计划地传播给企业的相关员工,从而为顺利把知识转化为产品做好技术上的准备。7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活动,高校—企业就可以基本完成从高校到企业的知识转移。当然,这两个阶段密不可分,如果传输不顺畅、吸收不彻底,都将影响知识转移的进程与效果。因此,校企双方必须高度重视并辨识影响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二、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因素知识转移是一项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知识活动。它涉及到知识本身的特点、转移主体

5、的意愿及转移情境的变化等多种元素与诸多环节,它们的特点与差异无疑对知识转移起到或正或负的作用。经过分析,认为下列四种因素对校企知识转移的负面影响较大。1.知识隐性的基本特性波兰尼认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符号化的结构化知识,而隐性知识是隐含在过程和行为中的非结构化知识。一次完整的知识转移既包括显性知识转移,也包括隐形知识转移。在校企合作中,实现显性知识的转移比较容易,而真正有价值的那些隐含的经验、技巧与诀窍即隐性知识则转移比较困难,这就给校企知识转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即使转移成功,企业要将这些获取的知识与本企业原有知识相融合

6、也还需要一定的磨合过程。2.校企主体的诉求差异7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校企双方作为转移主体还有着不同的基本诉求。作为高校,希望通过知识转移把学校的科研成果有偿转移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实现成果的价值,同时为学校争取获得最大收益。作为企业,希望通过实现知识转移,购买学校有价值和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3.校企主体的信任缺失在现实的合作中,高校和企业双方的真正动机往往比较复杂,很难准确予以揣测。任何一方的失信都容易造成另一方的严重损失。特别是在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知识或在共同体中指导知识传递与吸收的过程中,作为吸收知识的一方,企业即使主观

7、上没有窃取大学所拥有的知识的意图,但也会在客观上不经意或有意地获取一部分核心知识内容,如相关专利、设计思路、设计图纸等,这就容易造成高校知识拥有者的知识资产外泄、成果价值贬值、研发投入难以得到回收等现象。一般来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越好、信任程度越高,则知识转移的过程就越顺畅,双方获得的知识转移收益也会相应增多。4.知识转移情境的影响Szulanski的研究表明,知识是嵌入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的,是一定情境下的产物。知识的转移,意味着知识从原来产生的情境转移到新的情境。[2]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必7须让具有不同文化和组织背景的高校教授与企业技术

8、人员团结协作,并处于同一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此外,校企之间进行转移的知识除具有复杂性、隐含性、非规则性等特征外,还往往具有为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