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探究领域应用

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探究领域应用

ID:6093058

大小:4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02

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探究领域应用_第1页
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探究领域应用_第2页
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探究领域应用_第3页
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探究领域应用_第4页
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探究领域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探究领域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探究领域应用  编者按:疼痛其实包涵了较强的主观体验,因而属于心理现象范畴。但长期以来,疼痛仅被当做一种生理症状对待。认识上的错位给疼痛的体验者和治疗者带来了很多困惑。作为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的有力工具,动物疼痛模型在研究中被广泛的探索,但如何考察动物对疼痛的主观体验仍然是一个难题。条件性位置范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成瘾、恐惧等过程的机制研究,是一个涉及主观体验的行为检验工具。将条件性位置范式用于疼痛研究,涉及基本原理的转化应用,为描述动物的主观疼痛感受提供了可能,也为我们克服研究中的思维定势大有启示

2、。罗非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在疼痛及其调节的神经和心理机制领域开展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本综述总结了条件性位置范式在疼痛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提出了未来该范式在疼痛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方向。本刊邀请罗非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撰写本文,希望能给疼痛领域的研究者带来启迪,同时也希望心理学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关注疼痛现象。(本文责任编辑:隋南)摘要16在疼痛领域,基础研究传统上主要关注疼痛的感觉维度和诱发痛的机制,对疼痛的情绪维度和临床上更常见的自发痛研究较少,这造成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

3、脱节。条件位置范式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条件位置范式是研究药物奖赏和成瘾的经典范式。近10年来,它开始被应用到疼痛研究领域。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应用条件位置厌恶范式研究疼痛情绪、应用条件位置偏爱范式探索自发痛机制以及进行镇痛药物筛选。最后,结合已有的研究,提出了未来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领域的应用方向。关键词条件位置厌恶;情绪;条件位置偏爱;自发痛;镇痛1引言16疼痛是一种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躯体感知觉,其意义在于警示我们,机体组织正受到伤害或者处在被伤害的危险之

4、中。因此,疼痛是指导人们在环境中趋利避害的重要感知觉成分。人类认识疼痛的道路曲折而漫长。19世纪之前,疼痛一直被视为是一种情绪反应。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疼痛称为“心灵的苦难”。19世纪之后,受笛卡尔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疼痛的生理属性,但他们只是机械地认为疼痛是伤害性信息加工系统被动产生的结果,这无法解释没有组织损伤的病理性疼痛以及同样程度损伤造成的个体之间疼痛强度的差异。20世纪30年代以后,研究者重新将视线投向疼痛的心理层面。60年代闸门控制理论(Gatecontroltheory)的问世成为疼痛心理学

5、理论发展的里程碑(Melzack&Wall,1965)。它鲜明地指出,疼痛受到环境及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共同调控;它不仅是一个生理事件,更是一个心理事件。之后,随着痛觉多维度理论的提出,人们开始认识到其多维性和复杂性(Melzack&Casey,1968)。痛觉基础理论的发展带动了疼痛心理治疗的发展。临床工作者开始关注认知一行为疗法(CBT)对疼痛的调控作用;对疼痛的治疗目标也由简单的减轻疼痛症状转变为同时减少痛行为、恢复正常活动和重返工作岗位。以及改变患者对自身疼痛的负面认识、增强自信和自我控制感(Turk,20

6、03)。目前临床上已有很多种CBT治疗技术应用于对慢性痛患者的心理治疗(Vlaeyen&Morley,2005;McCracken&Yang,2006)。随着对疼痛认识的增加,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传统动物模型通过测量痛阈探索疼痛的局限性(Mogil,2009;Mogil,Davis,&Derbyshire,2010)。人类影像学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大脑诸多高级中枢包括皮层都参与疼痛的加工与调控(Tracey,2010;Legrain,Iannetti,Plaghki,&16Mouraux,2011)。而

7、疼痛动物模型中常用的回避行为检测(如甩尾和缩足)可能不涉及脊髓以上的高级中枢;即使是跳起行为(如热板)也只能视为延髓一脊髓反射。许多其他行为如嘶叫、抓挠、咬、舔和防卫行为在去大脑动物中也能看到(Vierck,Hansson,&Yezierski,2008)。此外,开发镇痛药物的临床前试验也都是基于此类刺激诱发的回缩反应。所以它们测量到的很可能不是疼痛本身,而是伴随疼痛的过度活跃的反射活动(Mogil&Crager,2004;Riceetal.,2008)。其后果是经这些简单疼痛动物模型筛选后所得到的镇痛药物不能缓

8、解临床病人的持续性自发疼痛。比如腺苷酸,只在实验室应用有效,而对临床疼痛患者没有效果(Eisenach,Rauck,&Curry,2003)。上述现状使得镇痛类新药的开发过程变得漫长而艰难,而寻找新的能够反映临床疼痛的动物模型成为当今疼痛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追究上述现状产生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现存的疼痛动物实验范式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临床患者的疼痛状态(Mogil,20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