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测量报告.doc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doc

ID:60847144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2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doc_第1页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doc_第2页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 隧道贯通测量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炮台山隧道贯通测量报告1、前言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通误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通误差;和上下的偏差,为高程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2、工程概述新建铁路原州区至王洼线第三合同段的炮台山隧道地处黄土梁峁区,隧道进口位于山前陡坎上,出口位于清石河右岸台地上。隧道长度1548m,隧道起止里

2、程DK19+634-DK21+185。隧道进出口段埋深较小,多在6.6-47m之间,其余段落隧道埋深较大,最大埋深可达120m。隧道位于线路纵坡6.0‰和4.3‰的单面下坡上,除DK19+704-DK20+013位于R-600m的曲线上和DK20+641-DK21+151位于R-800m的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隧道进、出口道路均被深沟所阻,只有乡村道路可以绕行到达,交通困难。3、贯通误差测量3.1贯通测量方案炮台山隧道施工采用进出口双向掘进。隧道贯通后,在隧道贯通面上钉一临时桩,用隧道进口洞内的控制点

3、,和隧道出洞洞内的控制点,各自向临时桩进行测量,分别测取临时桩点的平面坐标,将两组坐标的差值分别投影到贯通面上和隧道中线上,则贯通面上的投影即为横向贯通误差,在中线上的投影即为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测量是测定实际的竖向贯通误差,通常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从隧道进口和出口附近的水准点开始,各自向洞内进行,分别测出贯通面上同一点的高程,即获此点的两个高程之差。依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中表6.1.4关于隧道贯通误差规定:项目横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相向开挖隧道长度(km)L<44≦L<77

4、≦L<1010≦L<1313≦L<1616≦L<1919≦L<20洞外贯通中误差(mm)3040455565758018洞内贯通中误差(mm)4050658010513516017洞内外综合贯通中误差(mm)50658010012516018025贯通限差(mm)10013016020025032036050注:1本表不适用于利用竖井贯通的隧道2相向开挖长度大于20km的隧道应作特殊设计炮台山隧道全长1548m,故横向贯通误差限差为100mm,高程贯通误差限差为50mm。3.2贯通误差的测定纵横贯通误差的测

5、定。采用GPT7501全站仪,采用由炮台山隧道进口两个控制点ZD14和ZD16引入的控制点ZD14-23和ZD14-21,测量贯通面的临时桩L1坐标为X(.145),Y(.256),H(1658)。隧道出口两个控制点GPS12-2、GPS12-1引入的控制点ZD8-8和ZD8-7,测量贯通面的临时桩L1坐标为X(.107),Y(.273),H(1658.004)。得到△X=0.038,△Y=0.017,△H=0.004。将两组坐标分别投影到贯通面上、隧道中线上和高程上,临时桩L1进口测的里程为20+685.

6、981,距中线宽度1.184,高程1658;出口测的里程为20+686.006,距中线宽度1.218,高程1658.004则纵向贯通误差为(25mm),横向贯通误差为(34mm),高程贯通误差(4mm)。根据表6.1.4要求,开挖长度小于4km的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为100mm,高程贯通误差为50mm,所以炮台山隧道的贯通误差未超限。4、贯通误差的调整平面贯通误差调整。贯通误差≤50mm时,在保证隧道建筑限界要求的条件下,可不调整线路中线,按设计线位铺轨。贯通误差>50mm时,应采用洞内控制网实测隧道中线

7、,采用线位拟合方法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线路应满足轨道平顺性标准和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高程贯通误差调整。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应取两贯通高程的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贯通点高程。高程贯通误差调整可按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初衬地段,以未初衬的线路长度按比例调整其范围内各水准点高程。未衬砌段高程放样应依据调整后的水准点高程进行。调整后的线路应满足线路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贯通误差的调整。炮台山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为34mm,所以在保证隧道建筑限界要求的条件下,可不调整线路中线。高程贯通误差为4mm,可不调整线路高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