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doc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doc

ID:60838624

大小:102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1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念题)1、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被控对象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2、200年代,是系统和控制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1945年贝塔朗菲提出了《系统论》,1948年维纳提出了著名的《控制论》,至此形成了完整的控制理论体系——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3、现代控制理论其中包括以状态为基础的空间状态法、贝尔曼的动态规划法和庞特里亚金的极小值原理,以及卡尔曼滤波器

2、。4、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按控制方式:开环控制、反馈控制、复合控制;(2)按元件类型: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生物系统;(3)按系统功能: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4)按系统性能: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确定性系统和不确定性系统;(5)按输入量变化规律:恒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程序控制系统。5、对每一类系统被控量变化全过程提出的共同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且可以归结为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即稳、准、快的要求。第二章(方框图化简、信号流图和梅森增益公式、电路图)2-1控制

3、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1、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两种方法是分析法和实验法2、实验法是人为地给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其输出响应,并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去逼近,这种方法称为系统辨识。3、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状态方程;复数域中有传递函数、结构图;频域中有频率特性等。4、线性系统的重要性质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有两重含义,即具有可叠加性和均匀性(或齐次性)2-2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1、传递函数的定义: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之比。2、传递函数的性质:1)传递函数是复变量

4、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具有复变函数的所有性质;m<=n,且所有系数均为实数。2)传递函数是一种用系统参数表示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它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而与输出量的形式无关,也不反映系统内部的任何信息。3)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具有相通性4)传递函数G(s)的拉氏反变换是脉冲响应g(t)。3、传递函数的零极点相当于化成首1的形式尾1形式算出来的增益K是开环增益首1形式算出来的增益K是根轨迹增益4、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比例环节G(s)=K;积分环节G(s)=微分环节G(s)=s惯性环节G(s)=一阶微分环节G(s)=Ts+1振荡

5、环节G(s)=二阶微分环节G(s)=T1s2+T2s+1延迟环节G(s)=e-τs2-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1、结构方框图:(1)信号线:信号线是带有箭头的直线(2)引出点:引出点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从同一位置引出的信号在数值和性质方面完全相同。(3)比较点:比较点表示对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加减运算,“+”号表示相加,“-”号表示相减,“+”号可以省略不写。(4)方框:方框表示对信号进行的数学变换,方框中写入元部件或系统的传递函数。(5)串联、并联、反馈方框的简化和比较点和引出点的移动(计算传递函数)2、信号流图(1)源节点(输入节

6、点)在源节点上,只有信号输出的支路,而没有信号输入的支路,它一般代表系统的输入变量,故也称输入节点。(2)阱节点(输出节点)在阱节点上,只有输入支路而没有输出支路,它一般代表系统的输出变量,故也称输出节点(3)混合节点在混合节点上,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4)前向通路信号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传递时,每个节点只通过一次的通路,叫前向通路。前向通路上各支路增益之乘积,称前向通路总增益。(5)回路起点和终点在同一节点,而且信号通过每一节点不多于一次的闭合通路称为单独回路,简称回路。回路中所有支路增益之乘积叫回路增益。(6)不接触回路回路之间没

7、有公共节点时,这种回路叫不接触回路。(7)梅森增益公式(计算)(8)电路图(看题2-13)第三章(时域分析一律用闭环传递函数;系统稳定性判据;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的计算;从图上看出性能指标;和相关)3-11、动态性能(1)上升时间tr指响应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需的时间;对于有振荡的系统,亦可定义为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终值的时间。上升时间是系统响应速度的一种度量。上升时间越短,系统响应越快。(2)峰值时间tp指响应超过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3)调节时间ts指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内所需的最短时间。(4)超调量指响应的最大偏离量c(t

8、p)与终值c()的差与终值c()比的百分数,即若c(t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