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中环境管理探析

建设工程中环境管理探析

ID:6082280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2

建设工程中环境管理探析_第1页
建设工程中环境管理探析_第2页
建设工程中环境管理探析_第3页
建设工程中环境管理探析_第4页
建设工程中环境管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中环境管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设工程中环境管理探析  摘要:下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针对建设工程中竣工验收环境保护监测环境管理现场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仅供同行参阅。关键词:问题;对策;环境管理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存在的主要问题1)管理方面因素6①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试生产审批把关不严。建设项目依法进入试生产是监测部门为其开展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的前提。但在验收监测环保检查中发现,除部分企业不了解竣工环保验收程序或存在侥幸心理,未进行试生产审批即申请监测外,还存在部分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

2、重要性认识不足,试生产审批把关不严的问题。试生产审批现场检查形式化或未开展。有的企业虽有试生产审批文件,但备案表上对配套环保设施建设情况的描述与实际并不相符,导致试生产审批阶段本应发现并整改的问题未及时解决,验收监测阶段建设项目限期整改、复测次数增多,既增加了监测工作量,推迟了验收进度,又打击了企业环境保护积极性,使其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对监测部门产生不良印象。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试生产审批检查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为验收监测把关。②执法检查超越监测部门职能范围。对建设项目技术改造或“以新带老”工程中应当取消的厂内、厂际及区域内的污染源拆除或停工情况进行核查时

3、,有些确实不宜拆除闲置停用的设备,可能存在检查时停、检查后开的问题,须在现场检查过程中采取执法措施,实现当场封停。但作为执法检查本身超出监测站的职能范围,只能谋求与监察部门一同开展验收监测,造成检查行为主体与权力行使主体的不一致,增加协调工作量的同时暴露出监测部门的尴尬身份。③环保部门科室间信息不对接。建设项目验收涉及监察大队、监测站、项目科等多个科室,各科室工作从衔接上看虽有先后,但业务基本上都相对独立。由于缺乏管理部门不同时期对建设项目检查的记录及管理台账,包括工程环境监理的情况,监测人员环保检查时需要重新进行核查。信息的不对接增加了重复工作量,降低了环保部门整体验收工作效率。对

4、企业而言,验收监测是整个环保手续的一部分,但同一部门不同科室对同一问题进行多次核查,同样造成企业的困惑。2)技术方面因素6①监测人员政策把握和技术判定能力有待提高。监测人员对环境管理政策把握不准。如当污染物防治措施不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情形发生时,应当责成企业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完成变更后对其进行监测,还是无论改动与否都展开监测;非城市建成区饮食业单位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时,几人以上就餐的应当责成其安装,几人以下可不安装;对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处置政策的把握等等。同时,在环保设施的运转情况、工况检查、污染物稀释排放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上,监测人员的技术判定能力也有待提高。验收监测

5、水平的局限是造成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管理错位的原因之一。目前有些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把监测报告和企业环保设施落实情况一起审查,甚至重监测轻管理,误导建设单位和环境管理部门领导监测不达标是监测部门的问题,挫伤了监测人员积极性。②环境风险检查可操作性较差。近年来,我国环境突发事件频发,环境安全愈加得到重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检查意义重大。但目前的验收监测规范中有关环境风险检查的条款指导性较差,没有具体的检查细则可以依据,使检查受主观经验影响较大。监测人员为规避责任风险,很可能对这方面内容简化甚至不提,环境风险检查成为验收监测检查中的薄弱环节。3)企业方面因素6①企业环保意识薄弱。部分企业目光短视,

6、环保意识薄弱,为应付检查而“环保”,漏上偷改偷停,有些为了通过验收弄虚作假,采用调低生产负荷、进行稀释排放等方式,造成监测结果的虚假达标。有些企业验收通过后环保设施就成了“摆设”。②公众调查可靠性遭到质疑。目前公众参与环评调查的情况普遍是被调查表交由建设方来完成。从调查主体来看,很难避免企业为尽快通过环评手续而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使公众调查的公正性、公平性大打折扣;从调查对象来看,由于调查主体自身角色的局限性,调查对象范围也收到限制,调查广度不够,同时调查对象对建设项目环保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公众参与的深度也有限。有些则聘请只为企业说话的专家进行论证,使公众参与流于表面,可信性遭到质疑

7、;从调查形式来看,问卷调查作为最常用的方式,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但抽样方法的选择会影响调查结果的代表性。2、对策与建议61)健全体制机制。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健全的管理体制反过来可以促进环境监测服务效率最大化。管理部门应为环境监测营造良好的运行条件和外部环境。目前监测站超职能检查、科室间信息不对接及监测人员对管理政策把握不到位等问题,实际上暴露了环境管理体制上的缺陷。环保部门科室间在建设项目验收中职能不清,责任不明。作为环保主管部门所属的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