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

ID:60809364

大小:53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0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1页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2页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3页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4页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5页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6页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7页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8页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9页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0届--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教案-(全国通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联系1.有氧呼吸(1)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消耗葡萄糖,产生[H]和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2)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分解丙酮酸,产生[H]和CO2,释放少量能量。(3)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H]与O2结合产生H2O,释放大量能量。2.无氧呼吸(1)产物不同的原因①直接原因是参与催化的酶不同。②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2)释放少量能量的原因: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3.色素的作用、提取和分离(1)色素提取和分离

2、的原理①色素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②色素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叶绿体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2)色素的作用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大重要用途①分解H2O产生O2和[H];②使ADP+Pi合成ATP。4.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图解(1)物质名称:b氧气,cATP,dADP,e[H],fC5,g二

3、氧化碳,hC3。(2)填写生理过程及场所ⅠⅡⅢⅣⅤ生理过程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5.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转换关系(1)物质转化关系①元素转移途径C:CO2C3(CH2O)丙酮酸CO2O:H2OO2H2OH:H2O[H](CH2O)[H]②[H]的来源和去路比较(注:光合作用中[H]为NADPH,即还原型辅酶Ⅱ,细胞呼吸中[H]为NADH,即还原型辅酶Ⅰ,二者不是同种物质)(2)能量转化关系光能―→[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

4、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1.给小球藻提供18O2,在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中检测到了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什么?提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18O2与[H]结合生成了HO,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利用HO生成二氧化碳C18O2,C18O2再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生成含18O的有机物(CHO)。2.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的量远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量,请解释原因。提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中的能量转移到有机物中,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只有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且释放的能

5、量也只有部分转移到ATP中。3.为验证酵母菌细胞中线粒体对相关物质的利用情况,现从酵母菌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活性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组别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1加入线粒体加入葡萄糖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2加入线粒体加入丙酮酸(1)从酵母菌细胞中分离得到线粒体常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2)请预期两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并简述判断理由。提示:(1)差速离心法。(2)第1组溶液为蓝色,第2组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第1组中由于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被利用,所以无CO2生成,第2组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被利用,

6、生成CO2。4.某同学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制备了完整叶绿体悬浮液,并均分为两组,进行如下实验:组别加入物质条件实验现象A组DCPIP溶液适宜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产生气泡,DCPIP溶液变为无色B组适量磷酸、NaHCO3(CH2O)/C3比值增高(注:DCPIP氧化态为蓝紫色,被还原后为无色)(1)A组气泡中的成分是什么?DCPIP溶液由蓝紫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2)B组(CH2O)/C3比值增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O2。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使DCPIP还原。(2)适量磷酸有利于光反应阶段中ATP的形成,进而促进暗反应中C3的

7、还原,形成(CH2O)。1.(2019·全国卷Ⅰ)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A [水是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矿质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植物幼苗生长过程中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使植株质量增加;另外,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吸收空气中的CO2合成有机物使植株质量增加。故A符合题意。]2.(2019·全国卷Ⅲ)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

8、,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A [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