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98336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9
《小升初衔接的重要性培训讲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小升初衔接的重要性1.小学与初中学习内容截然不同,暑假提前适应这个更替期可以说是让孩子开学以后的起跑更顺利。初一,只是难度增大,特别是数学进入划分为几何和代数。代数中一些更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出现了。几何里需要孩子空间想象力。技巧性也更大了。2.初中实验班火箭班会马上拉开差距,资源的分配不均需要第一时间在初中学校站稳脚跟。而如何第一时间在初中班级脱引而出,衔接班是个很好的选择其实。3.暑假学习的优势。时间更充裕;没有压力学习轻松相对,可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初中分班考摸底考打基础;心理优势,这个很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4.重点中学经常会在每年七月中旬或中下旬开展分班考
2、试,分班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学生今后三年甚至六年所在的班级,众所周知,实验班或直升班的师资配备强大,学生整体实力强,中考高分率高,所有的家长都愿意孩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今后几年的学业,能否进入实验班或直升班学习,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与未来。有些学校如果不进行分班考试,也会在八月底进行摸底测验,刚进入初中,首次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孩子对今后学习自信心的竖立,能够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定会为孩子的初中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小升初衔接新初一如何准备: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小升初衔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很关键,而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
3、学生共同努力。”张立家说,作为家长,要及时了解初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校要求,提前把“小升初”的这些变化告诉孩子,让孩子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有所准备。同时还要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升入初中后的交友情况并学会适当干预。另外,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指导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朗读的习惯、一丝不苟的习惯等等。二、小学升入初中后要迈过五道坎首先面临的是学习内容的变化。进入中学,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而且难度增大,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却越来越强。三、学习心理反应的变化小学生多数能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老师讲课深
4、信不疑,而中学生一方面对老师的要求重视、信赖,另一方面他们的自信心、自主性加强了,也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四、孩子生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进中学后,绝大多数孩子身体发育日趋成熟,处在人生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他们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整个个性特征发生急剧变化。五、集体关系的变化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与小学相比,中学生的集体关系及其在集体中的地位也有许多不同。在学校和班级集体里,班主任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照顾得具体而细致,实施方法不再是“包班制”,班主任也不一定是主课老师。这样,让孩子自己料理的事情、支配的时间多了。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
5、针对这些问题,江阴城东新华路名思教育就有暑假小升初衔接班来帮助孩子过渡到初中,提前适应初中生活。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题库套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B)。A.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C.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2.(C)主张“道法自然”。A.孟子B.苟子C.老子D.韩非子3.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B)。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抽象直观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
6、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D)。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5.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冢的是(B)。A.中国的陶行知B.美国的杜威C.英国的培根D.俄国的加里宁6.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B)。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7.(B)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教育学》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8.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C)。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7、4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A.教育的终身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9.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B)。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10.“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B)。A.历史性B.永恒性C.普遍性D.相对独立性11.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B)。A.赫尔巴特B.杜威C.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