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句积累培训讲学.doc

美句积累培训讲学.doc

ID:60793364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9

美句积累培训讲学.doc_第1页
美句积累培训讲学.doc_第2页
美句积累培训讲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美句积累培训讲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考试指点仿写题是近年来大量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求学生参照提供的条件模仿写作。它既能灵活考查学生多个知识点,更能便捷地考查学生的迁移、创造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新题型。做仿写题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1.结构一致。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子之间的一致。2.话题一致。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3.修辞一致。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4.格调一致。仿写句子不仅要求正确掌握基本的语言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例

2、句的立意一般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有一定的神韵趣味,仿句的格调应该与其保持一致。【例1】(2006江苏徐州)徐州电视台拟推出一档反映徐州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栏目“话说徐州”,分若干期播出。请利用下面提供的古人咏徐州诗句中的景点或人物,仿照示例,拟定第三期节目的标题。当年放鹤人何处?胜地尚传项王名。苏堤南北一行柳,黄河襟带古今情。万顷碧波荡楚韵,九里烟云接汉营。回首云龙霜色动,戏马台前尽秋声。第一期:放鹤亭内,领略苏轼(东坡)豪放情怀第二期:九里山巅,追忆历代兵家争雄第三期:               答案示例:(1)戏马台前

3、,遥想项羽(项王)英雄风采(2)云龙湖畔,感受千年汉韵楚风【例2】(2006湖北荆州)品析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续写一个句子。如同赞美每一个温馨的早晨,我赞美太阳递给我的第一缕晨曦。借助晨曦,我看见庄严上升的国旗,看见大海激动的波涛,         。我要给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以衷心的祝福:早安,中国。答案示例:看见草原奔驰的骏马【例3】(2006四川乐山)仿照下面例句的形式,在横线上再续写一个句式相同、字数相等的句子。例句:不是每一条江河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仿句

4、:         ,         。答案示例:不是每一个青年都能成才,不上进的便成了平庸。(或:不是每一棵树苗都能成材,不成长的便成了枯枝。)历年真题1.(2006浙江温州)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             参考答案: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解析:此题以对联的形式进行仿写,又考查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要求句式整齐,用词相对。2.(2006浙江宁波)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

5、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                 ?       。答案示例: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或: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3.(2006江苏南京)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上联:吴敬梓冷眼

6、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你将下联改为:《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

7、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近年中秋节日期:2006年10月6日 回答者:R权威天才-秀才三级3-2020:59 中秋节诗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

8、“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