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920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2
《就业指导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就业指导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己经成为“民生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指出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67-03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从原来的“精英教育,统招统分”模式转变为“
2、大众教育和自主择业”模式,这给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据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21万人,2011年达660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80万人[1],加上前些年未就业的毕业生,近年来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高达上千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也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家前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指出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一、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71.政治思想方面。
3、就业中大学生思想方面主要表现在就业观、择业观、人生观、职业理想等方面。一是就业理念陈旧。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只想到待遇高、形象好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当一名公务员,工作稳定,“铁饭碗”,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想法,所以报考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毕业生逐年递增,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有的同学为了事业单位的招考,暂时放弃了就业,有的连考几年并未放弃。对异地就业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去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备的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工作,而西部地区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要求量很大。二
4、是缺乏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当代的大学生85%都是独生子女,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中长大,生活独立能力差,就业意识差,没有强烈的自主创业的意识。大多数学生怕吃苦,自主创业不容易,对于就业抱有一定的“坐、等、靠”的心理,缺乏自主创业积极性。三是自我定位不准确。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认为在当前就业压力大,名牌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难,二、三流大学生就业就更难,缺乏自信心。另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的价值,眼高手低,就业眼光只放在大城市,就业期望值偏高,造成“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人才“伪过剩”的现象[2]。2.心理方面。在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时,许多
5、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如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心、焦虑、沮丧、抑郁等等[3]。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许多制度还不完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利于身心发展的事件,加上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同学,更不会和别人相处,往往比较任性,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在面临就业压力时,表现迷茫,出现不良情绪和极端行为。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1.有利于构建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科学的就业
6、观和择业观。尽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已经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但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法制纪律观为主要目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构建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7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4]。不同的职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不尽相同,良好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大学生就业指
7、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他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改变,从而树立政治思想、道德、法律、世界观;树立正确道德、伦理观念;遵纪守法;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就业指导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7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校要组织相关的报告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当今的就业形势,可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举办专场,或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专场报告,分析当今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一方面鼓励学生到基层、边疆就业,号召大家选择到基层就业,树立“先
8、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改变学生“坐、等、靠”的心理,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社会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