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演示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

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演示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

ID:60790153

大小:309.0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2-18

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演示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1页
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演示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2页
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演示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3页
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演示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4页
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演示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演示课件-人教部编版.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8课 狼◇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了解文言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训练点)◇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例文引路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有富室①,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②,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③,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④,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⑤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富室:富贵人家,这里指有钱的人。②杂畜(xù):混在一起喂养。③厅事:大厅、厅堂。古时会客

2、、行礼用的房子称厅。④俟(sì):等待。⑤啮(niè):咬。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向四周上前、向前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差异。这两小题里的“周”“前”均为词类活用,“周”为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前”为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参考译文】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主人白天躺在客厅休息,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怒吼声,惊醒起来向四周看了看,

3、没有一个人。(于是)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之前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两只狼趁他没有察觉,想咬断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主人)于是杀了(狼)并剥了它们的皮。知识梳理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语原来的语法功能,使其具备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这种现象称之为词类活用。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以下几种。(1)名词用作动词。[例]“一狼洞其中”(《狼》),“洞”本是名词,在此用作动词,意为“挖洞”。(2)名词用作状语。[例]“意将隧入以攻其

4、后也”(《狼》),“隧”本是名词,在此用作状语,意为“从通道”。(3)使动用法。(4)意动用法。[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乐”译为“以……为快乐”。课内巩固22分1.填空。(11分)(1)《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4分)(2)《狼》中,写屠户与狼斗争出现转机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2分)(3)《狼》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3分)(4)《狼》中,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止增笑耳”。(2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6分)(训练点)3.划分句子节奏。(5分)(1)下列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狼得/骨止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一处)(2分)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D拓展阅读(一)15分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

6、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训练点)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

7、)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2分)3.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为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①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希望狼可以得骨而去;②后来屠户镇定下来,抛弃幻想,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准备抵抗;③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每点2分,共6分)拓展阅读(二)16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

8、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