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探究文献综述

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探究文献综述

ID:607845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2

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探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探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探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探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探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探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探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以往田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分析,基于目前我国高校田径教学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和评述,为改善高校田径课堂的教学状况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文献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以及一系列教学形式的改变,大众娱乐性、健身性的体育项目纷纷纳入了高校体育课堂,而作为基础课程的田径课却受到了学生的冷落,有调查研究显示。喜欢田径课的学生只有10.9%。面对这种现象,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田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模式。在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有针对

2、性地提出一些建议。1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的分类5根据教学模式的特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主要分成两大类:一是主要针对田径教学中掌握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以及提高运动成绩的研究,比如程序教学模式、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小型运动会教学模式、项群归类教学模式等;二是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的研究,这部分教学模式具有趣味性、娱乐性、个性化等特点,像双语教学模式、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休闲娱乐教学模式等。2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特点2.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早在1997年,陈仁伟和乔德平将普

3、莱西程序教学法进行了修改并且运用到跨栏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程序教学模式由此在我国高校推广开来。程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反馈和调控中。康利则通过对田径课程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它是按照能力→动作→技术实施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具有很好的作用。2.2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林萍仙将田麦久先生在运动训练学中提出的项群训练理论运用到了田径教学中,并提出了项群归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教学中统一的竞技技术教学和考核,课堂

4、练习形式多样,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通过田径运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针对田径教学过于专项化、竞技化以及项目本身的单调与枯燥,孙志新依据运动文化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因材施教和优化教学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子群体,根据每个子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52.3教学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一些研究者提出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田径课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2009年,刘亚云、蔡艺等人将元认知理论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提出了“元认知—合作”教学模式,并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跳远、1

5、10米栏和标枪三个项目,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元认知合作教学模式的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同时,也有很强的合作意识,他们不仅技术水平、动作技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个性发展上也得到了改善。时传霞等人的“小型运动会”教学模式融合了“领会式”“小群体”“情景式”“成功体育”等教学模式的优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2.4同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趋增强,专业英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双语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王平特别针对双语教学模式在田径课中的运用

6、进行了探讨研究。双语教学模式能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助于推进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提升体育双语教学师资水平。由于双语教学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建立合理而科学的的双语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至关重要。2.5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5吴斌以“健康第一”和休闲体育教育为指导思想,以运动生理学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将竞技性与趣味性、娱乐性相结合,使高校体育教学由竞技向健身方向发展。2010年杨永辉在《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中的应用研究》中以增强大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以田径训练方法来制定健身运动处方

7、的内容,并运用实验对比法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变好了,生理机能如肺活量、肺通气等方面的指标都有所改善,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结论3.1目前高校田径教学模式更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这种教学模式对形成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田径项目的积极性。但是,有些教学模式太过注重课娱乐性而忽略了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术。因此,在研究田径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田径课本身的特点,不然田径课就成了素质拓展课或体育游戏课。3.2对田径教学模式的研究深度不够

8、,缺乏操作性有关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有些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