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68442
大小:57.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16
《最新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8篇(优秀版)说课讲解讲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不过就是在这一页页的纸张上填满沧桑罢了。我们在扉页上写下序言序言里爬满一条条的荒凉,然后我们写下尾语纪念我们失去的青春最后找一副与青春无关的图画做了封面草草了事一段时光然后留着给自己怀念那段无所事事的年华。后来我也不知道,我是在怀念那段无所事事的荒唐年华,还是在怀念那段荒唐年华的无所事事。努在说后是为了更好的遇见,遇见另一个自己我不争将立并为。而他人,年和子哭,明还子向并觉军别没说的作继续。如果不努在说后上的点什么,只要我能见到明日朝阳,我还是会微笑的。能在们必为昨过是的泪,走多认并自湿
2、今过是的阳光。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一): 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1月2日 活动主题 如何系统地搞好期中复习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资料 1、期中考试将近,组织数学教师讨论如何系统的有计划的搞好复习工作; 2、有的教师认为能够把知识以填空、选取、计算、应用题的分类进行系统练习。组内教师一致同意。 3、有的教师
3、认为,我校学生基础较差,我们应以课本为主线,以课本为阵地。 4、我们对于稍难的题,训练上应重视,但应注意量的掌握就应少。难度不能太大。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二): 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0月18日 活动主题 提高学生对分数除法好处的理解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资料 1、学生对整数除法在一道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应用掌握较好。 2学生明白应用题中的单价、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三):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0月12日 活动主题 提高乘除法应用综合题的解题潜
4、力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资料 1、讲完乘除法应用题后,学生和已有知识构成了混乱的状况。为了解决此问题,特召开此活动。 2、教师们自抒己见,发表看法;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四): 时间:2010年4月7号 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主题: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 参加人员:校长及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过程: 一、以年级为单位学习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的《简约:数学课堂的理性回归》,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讨论。 二、中心发言:(六年级组) 周利荣: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不
5、够用,有时安排的一节课资料甚至需要两节课才能上完。教师教得太辛苦了,学生学的也很累。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建立出有效、高质的数学课堂?这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三、交流分析: 环节简化自然(一、二年级组) 吴少华:我们组经过讨论认为,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就应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清新,自然,有娓娓道来的感觉。 就以此次仙桃代表到武汉参加省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的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来说。我们认为以下的教学流程比较适宜。 1.复习铺垫(复习口算及说
6、算法,引入加减法) 2.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研究算法、算理) 3.自学两位数加整十数(迁移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思路,自主探讨两位数加整十数) 4.巩固练习(注重趣味,综合应用,适度开放、拔高) 5.反思小结(关注体验,反思学法) 设计这样五步的教学流程,使得整个的教学思路简洁明朗,每一环节的教学任务精当明晰。 目标简洁明了(三年级组) 李淑荣:以前我总是认为备课时写上教学目标仅仅是个形式,因而拟定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空话连篇。透过此次学习我明白了,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规划课堂教学全程的起点,也是反思教学
7、效果的基准。教学目标的拟定就应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 教学年、月、日时,我们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以了解每个月的天数为载体,透过手势演示等方式,到达识记每月天数的目标。 2.以计算全年的天数为载体,透过自主尝试、全班交流的方式,到达算法多样化基础上的合理优化的目标。 3.以大月、小月、平月的区分为载体,透过观察、比较、分析的方式,到达渗透分类思想的目标。 4.以理解二月份的特殊性为载体,透过自然常识、历史资料介绍的方式,到达传播数学文化的目标。 这样既关注了目标的全面性又关注了
8、目标的达成性,我们尝试用以()为载体,透过()方式,到达()目标的形式来撰写教学目标,使每一条目标都实在、具体、明晰,利教、利学、利评。以上就是我们组的学习心得。 指导简要到位(四年级组) 刘小凤:三年级组的想法很有创意也很务实。我们想说的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