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62844
大小:2.3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12-15
《第7讲-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工具供给(第6章)-交通运输经济学第3版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交通运输经济学第7讲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工具供给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及特性2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含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指不能移动的交通运输线路、站点以及附属设备等设施。固定设施只是与特定地理位置的运输市场有关,在固定设施领域的投资一般只能增加特定地理位置或区域的运输能力。3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1、正外部性基础设施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益,是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又无须花费代价。一个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会极大地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质量。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2、级差效益级
2、差效益是指对使用者来说,完成相同运输工作量,使用高等级公路会比使用一般公路带来额外的效益。比如时间价值的节约、安全和舒适性的提高等。可以通过过路交费的方式对高等级公路进行价值补偿。5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3、商品属性运输基础设施在本质上具有某些公共物品的属性,但也不同程度地具有某些商品属性。对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采取多渠道融资的方式,通过债券、股票、经营权转让等方式进行。6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4、不可分割性对于公路、铁路、航道等运输线路,至少要求在两个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点之间全线完成。无论线路还是枢纽,地面及其上的设施与所占土地是密不可分的。7交通运输基
3、础设施的特性5、网络经济效应交通运输的网络经济效应,指的是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共同作用下,交通运输总产出扩大引起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可分割,只有点(车站或枢纽)、线(运输线路)结合才能提供运输服务。另外,只有形成比较密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才能提供更大规模的、多样化的交通运输服务。8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6、投资与成本比重的不对称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往往都投资巨大。但投资巨大并不意味着固定基础设施费用在运输服务总成本中的比重就很高。道路运输企业用于道路通行的费用只占全部运输费用的10%左右,大大少于燃油和工资费用。9交通运输基础
4、设施的特性7、沉没成本性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费用,是与现时决策无关的成本支出。某一地理位置或区域的固定设施不能够转移到另外一个区域发挥作用,因而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大部分是沉没性的。10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8、费用难以归依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成本如何精确地分摊到每一个设施使用者身上是非常困难的。运输领域中最有趣而且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就包括如何在固定设施的运营中处理这些难以归依的费用。1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9、互补性与替代性运输网络的互补性:指前后相继的线路通过节点连接起来,将大大增加各个节点空间交往的机会。运输网络的替代性:指当两
5、个节点被不同的线路或网络连接时不同线网可以开展竞争,其间的差异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多样性。12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构成公路基础设施道路、汽车站、交通控制设施铁路基础设施铁路线路与信号、铁路车站水运基础设施港口水域设施、港口陆上设施、航标设施航空基础设施飞行区、客货运输服务区、机务维修区132、交通运输规划制度14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对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在交通运输供给满足人、货物或交通工具空间位移需求层面,市场机制起决定作用。交通运输与普通商品的最大区别,在于交通运输供给是在固定设施供给与运载工具供给同时匹配起作用的情况下才
6、发挥作用。15交通运输供给形成机制交通运输需求交通运输供给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支撑作用市场机制规划机制建设机制交通运输需求16规划的概念规划:是公共领域内社会理性对市场理性的替代,是基于公众利益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政府制订的能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政策目标的实现手段。市场理性:个人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社会理性:以平衡个人收益差距和增加社会福利为目标的行为。17规划的目的、功能与特征规划的目的:实现政府制订的能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政策目标。规划的功能:进行资源配置。规划的特征:全局性: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前瞻性:是远景设计,也是对实现远景的
7、行动的预先安排。公众性:公众利益性,公众参与性。18规划过程定义问题和规划对象问题来自于目前的社会实践,应是目前条件下可解决的。现状与未来情景分析分析特定政策手段、制度、环境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设计解决方案方案要标明远景设计、空间设想、资源要求、执行程序、反馈和评价程序。方案评价包括方案的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分析、对不同群体的可能影响、政治上可接受的程度等。19交通运输规划制度涉及的规定规划制度应涵盖的内容:(1)规划分级与分类规定(2)规划主体及责权规定(3)规划程序与要素规定(4)资金保障规定(5)公众参与与评价规定20(1)规划分级与分类规定地域范围城
8、市、省市自治区、大经济区和国家规划,跨国规划。运输方式范围铁路、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