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58669
大小:24.0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14
《《登高》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5、登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教法方法】吟诵法,讲析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
2、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观象。引出“登高诗”:1、登高望远,思亲怀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兄弟》2、登高望远,伤时悲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子昂《登幽州台歌》3、登高望远,抒怀励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二、作者介绍:1、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生于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
3、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一带。其间赴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
4、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
5、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2、观看视频:品读经典《登高》,直观了解杜甫写诗经历。第二课时一、唐诗简
6、介: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初唐成就最高的是子昂。 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孟诗派”(愈、孟郊、贾岛、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晚唐时被称为“小杜”的
7、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省),出生于巩县(今属省)。自幼好学,知识渊博。怀有报国大志,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客居长安时曾住在少陵(省市南郊)西,所以世称杜少陵;又因曾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参谋,世人又称杜工部。他的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深刻批判统治者的罪恶,深切同情穷苦人民,反映出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名人对杜甫的评价:“杜文章在,光焰万年长。”--愈“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
8、道光彩。”--闻一多三、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