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96814
大小:64.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登高教案设计[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登高》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学习设想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彖,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阅读准备1.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了美。祖籍襄阳(今屈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
2、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J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刀,安史
3、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风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冋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
4、都。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氏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1.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些)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t江之滨、矍城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屮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
5、人的不幸。当吋,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卜•,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冇时代的苦难,也冇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口、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
6、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而冲击。凄冷的风屮,冇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述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S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止处在战乱Z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
7、潦倒新停浊酒杯。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i甬读一遍!(音乐起)二、指导诵读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屮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2、感性的表现:语咅、语调、表情、动作、咅乐三、赏析文本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诗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