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三维目标教案.doc

说木叶三维目标教案.doc

ID:60755130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3

说木叶三维目标教案.doc_第1页
说木叶三维目标教案.doc_第2页
说木叶三维目标教案.doc_第3页
说木叶三维目标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说木叶三维目标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木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过程与方法:课内教学与课外积累相结合,收集古代诗歌中炼字的范例进行分析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

2、点。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诗圣”杜甫有一句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其中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呢?天上掉下来的木头吗?(学生回答)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词的鉴赏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把握,今天我们就走进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板书课题)二、 研习课文1、下面我们进入到课文的学习,请把第一至第六段的关键句子提炼出来。2、 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作者引用了大量诗句,旁征博引,提出了需要论述的对象:“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引用的作用:引出话题3、 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

3、几个?它们的关系如何?树、木、树叶、木叶、叶、落木。“木叶”就是“树叶”,少用“树叶”,常用“树”、“叶”及“落木”。主要归纳起来就是:用“木叶”舍“树叶”。4、 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木叶”、“落叶”、“树叶”、“落木”等,其实主要是承接上面所提到的几个对象。几者的主要区别关键字在“木”字。归纳起来就是:用“落木”舍“木叶”。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我们注意“木”字为诗人们所喜欢的原因。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第一至第三段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研究对象,列举

4、了一系列现象,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究其根源。5、 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明确:本段主要探究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引用的作用:以诗歌作为例证。6、 第五段和上一段有什么关系?作者主要讲了什么?明确:“木”何以有这个艺术特征?意即对第一个艺术特征进行解释: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7、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注意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这里又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那么这一段是总结“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在颜色上具有暗示性。小结:第四至第六段主要是针对提出的疑问进行论述,找到相关的答案,即“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最后一段是作者在分

5、析论述的时候得到的一个结论:艺术形象的领域中,概念相同字不同,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文章一至三段叙述现象,提出问题,四至六段分析现象,论其本质,由现象到本质,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论证方法。三、含英咀华、寻幽探微抓住文章关键句子于是阅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这还不够,我们除了能够宏观把握全文,还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文中的精妙之处仔细玩味,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懂读透,而不是一知半解。1、“木”和“树”有什么不同?文章举了吴均的《答柳恽》“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行比较:“高树”没有落叶的形象,“高木”有木叶形象;“高树”饱满,“高木”空阔,落木千山;“

6、木”在这里比“树”显得更加单纯。2、“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诗句引用的作用:1)、引出话题;2)、用作例证;3)、提高全文文化意味。四、作业布置在中国的诗词中出现过很多的意象,岁月的淘洗使他们具有了一种特定的意蕴,但是在不同的诗歌中,相同的意象也会用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二,试着结合用林庚的方法去比较“梅”在

7、不同诗词中的用法。注意结合一下几个问题去思考。王安石《梅花》1、 王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2、 主要表现的怎样的人格特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 游《卜算子 咏梅》陆词中的梅花与王诗中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具体表现在哪里?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1、 毛词中的梅花除了傲雪凌霜的品格,还有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