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 课件.ppt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 课件.ppt

ID:60746946

大小:723.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12-13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 课件.ppt_第1页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 课件.ppt_第2页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 课件.ppt_第3页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 课件.ppt_第4页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 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 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推荐作品 方山子传第四单元高考导航1学习目标2课前预习3课堂互动4随堂练习5高考导航【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其”的用法。A、C、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B项中的“其”,是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联系《伶官传序》中的“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来理解。【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兼顾特殊意义和用法。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

2、范,重点的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2.学习文章写人的方法。课前预习6.走近作者苏轼见第二单元“推荐作品”作者介绍。7.了解背景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与陈慥不期而遇。发现这位当年“使酒好剑”、有五陵年少作风的豪侠,如今竟成了“庵居蔬食”的隐士,苏轼“耸然异之”之余,乃为之作传。文中借方山子有才而“终不遇”,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既把陈慥写得形神俱出,更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旨意。课后互动(一)自主思悟1.第①段介绍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方山子的生平: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2)方山子的晚年生活:生活极为清苦——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不与外界交往——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穿戴奇特——所著帽,方耸而高。总的来说第①段简介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2.第①段在介绍方山子的生平时侧重介绍了他的哪个时期?为什么要这样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侧重介绍了他的晚年时期。方山子的晚年生活和行为习惯与众不同。作者一开头就推出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自然能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同时,方山子的晚年生活也是最能代表他的性格与志趣的,而且与作者的遭遇和心境相符。3.第②段用妻子、孩子和奴婢的神态来写方山子的生活,运用了什么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烘托,从侧面写出方山子的生活看似萧条,却很怡然自得。4.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官场倾轧之黑暗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

6、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二)深入探究1.作者为何“耸然异之”,继而独念少年方山子意气风发之状?方山子的表现不似常人,有点超乎寻常,因而作者“耸然异之”;又因在其家看到“环堵萧然”的景象,这使作者自然联想到少年方山子,使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了当下方山子淡泊的心态个性。2.第②、③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现在的方山子和此前的方山子判若两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以前的方山子:“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现在的方山子:

7、“遁于光、黄间”;“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这种巨大的转变的原因是:“终不遇”。一个豪杰之士却生不逢时,无人赏识,英雄无用武之地,与苏轼同是天涯沦落人。3.第④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以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以“此岂无得而然哉”加以赞赏。4.文章结尾说到光、黄间的其他异人,有何作用?最后作者以光、黄间其他异人来反衬方山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的欣赏与向往之情。随堂练习7.下列句子句

8、式特点相同的两项是(  )A.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B.何为而在此?C.刘备天下枭雄。D.而君幸于赵王。【答案】AC(都是判断句)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方山子也很惊讶,询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B.余既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