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6973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2
《化学课堂上设计问题策略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课堂上设计问题策略探析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说,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关键词]设计问题;化学课堂;高中化学6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化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课堂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
2、境,使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迪、产生联想,使教学的重点、难点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中渗透、理解。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强化“问题意识”,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使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那么如何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
3、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出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我谈谈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课堂提问应有趣味性6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乐趣,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如:讲《铁和铁合金》时,教师提问:“大
4、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颜色会变深,哪位同学知道其中的奥秘?”这一提问就如同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引起认知矛盾,学生议论纷纷。接着提问:“有哪些方法防止新榨的苹果汁颜色变深?”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学习的兴趣也更足,从而会让学生爆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通过简单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幻想的世界,发挥其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唤起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好奇心,提高了学习效率。二、课堂提问应有启发性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犹如盲人手中的引路棍,能顺利地将学生导向学海之路。启发性提问是一种最原始,却又是最有效的提问方法。教师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提问可以激
5、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问题的提出要促进学生思维的过程,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养成积极正面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讲《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时,提问:“医生在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的接触部位擦的是氯化钠溶液而不是酒精溶液,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酒精易挥发。”有的学生说:“因为氯化钠溶液可以消毒。”,显然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具有盲目性。这时老师提问:“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什么条件?患者身体上绑的仪器起什么作用?”学生经过老师的点拨讨论思考后得出:“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电流。”从而得出结论:利用了氯化钠是电解质的性质。如果教师不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而
6、是“一语道破天机”,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提问要有启发性。三、设计有适当难度的问题6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质量高的问题应该即使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的信心。问题的难易程度正好介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使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努力有“跳一跳,摘得到。”的效应。好的问题往往包括想象、判断、评价、推理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等。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喜欢针对有关具体事实或知识细节的问题和仅仅只有一种答案的问题发问,很少提出鼓励学生思考、推断的问题,很少提出书本上没有明确答案、需要对许多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联系、概括
7、才能回答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养成主动动脑的习惯。教师经常提问一些不需要深入思考、直接从书本上找答案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习惯于对细枝末节的东西感兴趣,而较少把注意的重点放到知识的概括和结构化上,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不愿主动动脑、不爱深入思考、不会从整体的联系中考虑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这是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必须注意避免的行为和后果。另外问题必须有强的针对性,直接指向预期想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不宜随意提问。四、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问题6每一个不同的问题,选择哪些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应事先有一个大概的意向。问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