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技工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规定

山东省技工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规定

ID:6069291

大小: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1

山东省技工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规定_第1页
山东省技工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规定_第2页
山东省技工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规定_第3页
山东省技工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规定_第4页
山东省技工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技工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东省技工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与充分就业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技工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效,促进技能学习的社会化、终身化和个性化,满足各类群体接受多样化技工教育的需求,决定在全省技工院校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第二条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衡量学业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必须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全日制学生,实行学年学分制,基本学制为三至五

2、年,修满毕业规定学分,可提前毕业;弹性学制学生,实行完全学分制,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第三条弹性学制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演进而至,是学分制的另类发展和表现。弹性学制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时间的伸缩性(即可提前毕业,也可滞后毕业),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即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即学习科目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学习方式有校内和校外之别),其最终目标是构建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立交桥”,以满足人们对教育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第四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首先在国家重点及以上技工院校试行,在总结经验后面向全省技

3、工院校推开。鼓励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技工院校面向企业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开展更紧密的校企合作。第五条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技工院校要高度重视,做好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师资队伍和实验实习设备等建设工作,专业教学计划必须符合省制订的有关规范,并接受各有劳动保障部门的督导检查。第二章课程与学分第六条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第七条必修课指为达到技工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规定,要求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主干专业课和部分文化基础课,占总学分的60%~70

4、%。实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技工院校,必修课指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领域或课程模块,包括部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通用能力课程。第八条限定选修课(下称限选课)指在专业范围内,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专业基础课理论和专业操作技能水平而开设的专业课程,占总学分的30%~20%。实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技工院校,限选课包括为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而开设的能力拓展课程。第九条任意选修课(下称任选课)指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发挥特长、挖掘潜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而开设的专业类、兴趣类等辅助课程,占总学分的10%。第十条学分是

5、计算学生学习份量和成效的基本单位,学生学籍管理和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申请自修、获取第二专业学历、提前毕业、推荐就业等的重要依据。学分的最小单位是0.5分。第十一条全日制教育学分1.三年制总学分不低于150学分,四年制总学分不低于200学分,五年制总学分不低于240学分,学生每学期修习课程的总学分一般在20~40学分之间。2.课程结构的学分比例如下:(1)中级工培养层次: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分别约占总学分比例的50%和50%;(2)高级工培养层次: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分别约占总学分比例的55%和45%;(

6、3)技师(预备技师)培养层次: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分别约占总学分比例的60%和40%;3.实行一体化课程体系结构的学分比例如下:(1)中级工培养层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分别占总学分比例的40%和60%;(2)高级工培养层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分别占总学分比例的30%、40%和30%;(3)技师(预备技师)培养层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分别占总学分比例的20%、40%和40%;第十二条弹性学制教育学分1.弹性学制教育应分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三个阶段进行

7、,不同培训层次的总学分参照全日制相应学制的总学分要求执行,学生分阶段修满完成的总学分不低于全日制相应总学分的85%。2.弹性学制原则上实行一体化课程体系结构,其学分比例可参照一体化课程体系结构比例执行。第十三条学分计算以课程(含实践课程)学时数为主要依据。教学课程(包括理论课、一体化课、实训课、实验课),以16~20个课时为1学分。其他课程(生产实习、入学和毕业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等),以30学时或一周为1学分。第十四条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分计算。对属本专业毕业规定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记5个学分。第三章课程选修第十五

8、条学校应在每学期结束前4周,公布下学期各专业、各年级课程开设计划及各课程的学分值。第十六条全日制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下学期的开课计划进行选课。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下学期的开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