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分制管理初探

技工院校学分制管理初探

ID:24540159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技工院校学分制管理初探_第1页
技工院校学分制管理初探_第2页
技工院校学分制管理初探_第3页
技工院校学分制管理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技工院校学分制管理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技工院校学分制管理初探文/陈金阳赵启文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实行的百分制的课程考核评价办法无法考核学生诸如团结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如何培养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能体现多样发展的学生个性,是技工院校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技工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是创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技工院校学分制管理目前,技工院校在校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进入技工院校后,常因多门课程不及格而无法毕业。我国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实行的百分制的课程考核评价办法无法考核学生诸如团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

2、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另一方面,从用人单位反馈来看,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受到企业重视。如何培养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能体现多样发展的学生个性,是技工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学分制管理作为一种现代教学制度或许可以为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带来一些启示。实施学分制管理,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学生特长发展的教育过程观和以社会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学分制管理要最大限度地将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取课程学分;同时承认学生在智力、技能、特长、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差异,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一定的学习与实践成果

3、,从而使得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一、学分构成与计算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课业的必要时间和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主要依据。学分分为课程学分、绩点学分和奖励学分,学分计算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进行。课程学分指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并达到考核要求获得的学分。课程学分根据实际开设课程的课时量核定。每n个课时折合一个学分,不足一个学分按一个学分计。绩点学分指课程学分乘以绩点所获得的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依据。即:绩点学分(J)=课程学分(B)×绩点(K)。绩点学分不足一个学分时按一个学分计。如下表。奖励学分是指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一定数量的学

4、习、实践学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军事训练奖励学分,指学生参加学生处组织的军事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的学分。德育践行奖励学分,指学生参加学生处组织的德育践行素养活动并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的学分。学生操行考核奖励学分,指班主任根据学生学习、活动参与、遵章守规等情况赋予的学分。职业技能鉴定奖励学分,指学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鉴定证书所奖励的学分。顶岗实习奖励学分,指学生根据教学安排参加顶岗实习,并经企业评价合格后获得的学分。第二课堂奖励学分,是指学生参与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并经指导教师评价合格后获得的学分。职业技能大赛奖励学分,是指学生参加校级以上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所奖励的学分。文体活动奖励学分,是指学

5、生参加学级以上级别文体活动所获得的奖励学分。社团活动奖励学分,是指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并经指导人员评价合格后所获得的奖励学分。公益劳动奖励学分,是指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所获得的奖励学分。各项奖励学分的核算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二、学分应用1.学分替代奖励学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学生一部分未修满的课程学分,分为不完全替代和完全替代两种方式。不完全替代指单门课程是经补考后仍不及格,且补考成绩在50分以上者,则该门课程可获得一半课程学分,所缺少的另一半课程学分可用学生积存的奖励学分替代。完全替代指单门课程是经补考后仍不及格,且补考成绩低于50分者,则该门课程不获得课程学分,该门课程缺失的课程

6、学分可用学生积存的奖励学分完全替代。学分替代需征求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意见。因考试作弊、旷考或旷课超过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一以及受到学校记过以上纪律处分的学生取消学分替代资格,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意见提出否决意见和否决原因。奖励学分余额不足时不能进行学分替代。2.毕业证书获得和奖学金评定课程学分与奖励学分之和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主要依据,绩点学分与奖励学分之和是学生奖学金评定、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技工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是创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因此,实施学分制管理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各部门的协作,更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配合,使学分制管理成为技工学校创新发展的特色。(单位:

7、山西交通技师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