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问题和对策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问题和对策

ID:6067441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1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问题和对策_第1页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问题和对策_第2页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问题和对策_第3页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问题和对策_第4页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问题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问题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问题和对策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人民日报》1983年至2011年这28年间的所有关于农民工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析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大众媒体在报道中所能采取的传播对策。【关键词】农民工媒介形象媒体报道2006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这样描述农民工:“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介高度化的社会中,传媒描绘的农民工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

2、认知农民工的模式,也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自我定义。本文以《人民日报》为数据来源,对1983年到2011年间所有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进行了整理,对报道的议题、内容、倾向等作了总结,通过样本分析了解主流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概貌,及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正确塑造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相应对策。一、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1983年至2011年《人民日报》对农民工报道的总体情况8笔者采取内容分析法,以每则样本新闻为研究单位,利用报道数量、报道时间、议题、情感倾向、报道版面等变量得出媒体对农

3、民工报道与传播的总体情况。(1)报道数量。从下图《人民日报》报道数量的曲线图来看,其一,其报道数量随着年份的不同有着上升与下降的趋势,但从1983年开始,报道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其二,从1983年到2011年这28年间报道量有几个时段的高峰期,如1995年,1998年,2007年等,报道高峰期的出现必然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如国家层面上的方针政策上的变动,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发展的需求等,从报道数量的变化可以探寻出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过程。(2)报道时间。我们将1983年到2011年间所有关于农民工报道的文章

4、按照全年的三个时间段来划分,数据显示,1—4月份的文章量共520篇,占到总数的42%,大于其他的月份;9—12月为373篇;而5—8月份的报道量仅为184篇,占全年的17%,与其他两个时间段相比数量有明显的落差。《人民日报》作为国内引导舆论的主流媒体,报道量分布如此不均,正是反映了新闻工作者在传播农民工形象时,或是在政策应景,或是在年关出稿量多的时候才关注到农民工群体,这些因素不利于全面展现农民工形象,媒介的这种选择性注意让受众对农民工形象了解不全面。8(3)报道议题。《人民日报》1983年到2011年间所

5、有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共1127篇,数据显示,报道中关于农民工的生活生存现状、权益保障、关怀救助、求职就业、方针政策这五大议题占了所有报道的80%。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设置主要偏向于对其的各种救助、生活现状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讲,反映了《人民日报》等国内大众媒体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和对其充满同情从而提供救助的善意行为,当然,这种关注与帮助是以把农民工形象模式化为弱势群体来对待的。(4)报道倾向。《人民日报》对农民工报道的情感倾向中,中立的比例近60%,占了报道量的一半多,这表明《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报道恪守了新闻报道

6、的客观性原则,比较客观详实地描述了农民工的多面形象。对于农民工负面报道所占比例还不到10%,这也反映出党报其视角更多侧重于对国家政策的宣传以及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健康塑造,但对于农民工负面报道则采取一言以蔽之的方式。这种报道方式容易让市民对农民工的形象形成刻板印象,不能全面的真实的了解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现状。8(5)报道版面。数据显示,《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要闻占14%、经济占12%、新农村占10%,政治与法律占7%等板块,并且这些板块报道量加起来比例过半,这说明《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关注大多集中

7、在报纸的重要版面,这侧面反映出主流媒体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映射出其报道不够多元化,多集中于政策的宣读与各种法律援助等全局层面来报道,并没有完全贴近于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2、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农民工群体的媒介镜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整体认知,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资源配置。本文以《人民日报》对农民工报道为研究对象,研究媒介在对农民工形象塑造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原因,是为了让媒介更好的还原农民工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使受众除去各种刻板印象,全面了解农民工群体。(1

8、)媒介传播对农民工形象的弱势化。农民工在媒介中没有话语权,导致其处于弱势状态,而且大众媒介在对农民工的报道中也大多是把农民工归为需要被帮助被关怀的一类群体,农民工报道中作为“主角”的农民工配角化也是其被弱势化的表现之一。笔者在整理《人民日报》的文章时发现,该报报道的主体是各个方面针对农民工所做的事情,农民工只是一个对象而已,“主体缺位”让农民工限于尴尬的地位。8农民工形象传播过程中出现弱势化的现象,究其原因,其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