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

ID:6058915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1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_第1页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_第2页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_第3页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_第4页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和收获指数探究  摘要在4个不同水分梯度下对1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抗旱指数和收获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每个品种的水分适应范围不同,对于各玉米品种而言,不同的灌溉定额既可引起增产,又可以导致减产。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产量和DRI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尤其是在玉米新品种不断被审定用于生产的现实条件下,更应对其抗旱性进行深入研究。收获指数(HI)反映了作物群体光合同化物转化为经济产品的能力,是评价作物品种和栽培成效的重要指标。随着作物新品种的定向选育和栽培措施的不断改善,谷类作物的收获指数已由过去的

2、0.3左右提高到现在的0.4~0.5,有的甚至达到0.6。HI有着较高的遗传力。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制约[12],不同作物品种收获指数不同[13]。由此认为,研究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新品种的收获指数十分必要。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进行,属暖温带半干旱季节性气候,平均降水460mm,年≥105℃活动积温3500℃,无霜期165d,前茬为玉米。土壤为碳酸褐土,肥力中等。1.2试验材料供试材料选用最新育成审定应用的17个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先玉335、郑单958、晋单55号、农大108、晋玉811、丹玉86、晋单62号、强盛9号、沈玉18号、中玉

3、9号、东单60、中单14号、中单5458、大丰3号、鲁单6006、屯玉38、屯玉42。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不同的水分梯度为主区,分别为:不灌(雨养条件),低灌(补灌60mm),中灌(补灌100mm),高灌(补灌160mm)。不同玉米品种为副区,上述17个品种在各水分梯度中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0m2(5m×2m),不同水分梯度小区中间设2m隔离带,水分梯度重复3次,共207个小区。1.4测定指标产量测定: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经济产量、地上部生物产量。抗旱指数:DRI=(Ya/Ym)×(Ya/Ya*),其中Ya,Ym,Ya*分别表示基因型旱地产量、水浇地产量和鉴定

4、试验中供鉴基因型在旱地产量的均值。收获指数(%)=经济产量/地上部生物产量×100。数据分析采用DPS统计软件。5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水分梯度下各基因型玉米品种经济产量由表1可知:不同水分梯度下(耗水量325.6、363.6、421.6、469.1mm)经济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7)农大108、中玉9号、东单60。较抗旱型(0.5≤DRI≤0.7)先玉335、晋玉811、沈玉18号、丹玉86、屯玉42、屯玉38;不抗旱型(DRI  2.3各基因型玉米品种在不同水分梯度下收获指数差异由表4可知,各基因型品种在不同水分梯度下HI表现各异,在35%~62%之间变动。从不同水分梯度平均

5、值看:除雨养条件下HI较低外,其他3个水分梯度HI均值基本一致,说明水分条件在极限(供水325.6mm)时,对玉米HI影响较大,从而导致严重减产。但当水分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后,水分条件就不再是影响玉米HI的最大因子。从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HI看:在雨养条件下(耗水325.6mm)农大108、中玉9号、东单60等3个基因型品种HI均值为48%,较其他14个品种均值(42%)高出6个百分点。说明以上3个基因型品种在极度干旱条件下,有较强的光合产物转化能力。在水分条件改善(补灌60、100、1605mm)的条件下,先玉335和郑单958等2个基因型品种HI均值达到58.5%、61.0%、60.5

6、%。较其他15个品种均值(55.0%、53.5%、53.9%)分别高3.5、7.5、6.6个百分点。说明先玉335和郑单958等2个基因型品种在一定水分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籽粒)转化能力,不因水分条件改善光合产物向营体扩增方向发展,这种遗传特性是人们所期待的。3结论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抗旱指数和水分适应范围有明显差异,不同水分梯度下的DRI次序并无变化,与旱地条件下的产量紧密相关。分析认为在水分极端条件下的抗旱性(DRI)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水分条件下鉴定其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抗旱性较为妥当。这样可鉴定出既有一定的抗旱性,又具有较好的丰产

7、性的优良品种。收获指数达到60%者亦属优良品种的高值,可能会成为下一步品种鉴选的重要指标,需进一步深入探讨。4参考文献[1]赵丽英,邓西平,山仑.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水分状况及生长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3,18(2):33-35.[2]孙彩霞,沈秀英.玉米根系生态型及生理活性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2,17(3):21-25.[3]胡兴波,曹敏健,王学智,等.不同玉米品种萌芽期及苗期抗旱性初步研究[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