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

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

ID:6053702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1

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_第1页
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_第2页
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_第3页
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_第4页
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骨髓小粒拉片细胞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小粒拉片(简称拉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血液系统疾病患者83例,取患者的骨髓小粒制备拉片,以同期同部位采集的骨髓穿刺涂片(简称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简称切片)为对照,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在增生程度的判断上,以切片为金标准,拉片与切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51,P>0.05),拉片显著高于涂片(χ2=6.1179,P0.05),三种方式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达94.0%。结论骨髓小粒拉片在增生程度的判断上及

2、低增生性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上有明显优势,可作为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的补充,二者联合切片检查,能提高血液病诊断的准确性。[关键词]骨髓小粒拉片;骨髓涂片;骨髓组织切片;血液病;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5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6(b)-0089-039骨髓穿刺涂片作为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目前各级医院广泛开展的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具有直观、简便、快速等特点,但由于骨髓易受穿刺技术、窦血稀释或骨髓纤维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单纯依靠骨髓涂片不能很好地反映骨髓细胞及组织的全貌,造成误诊或漏诊;骨髓活检虽是评价有核细胞

3、增生程度的金标准,但在骨髓肿瘤诊断中不占主导地位,需结合骨髓涂片才具有诊断价值[1];而骨髓小粒拉片在国外被列为骨髓形态学检查方法之一[2-3],国内有较少报道[4-6],其是将细胞学和组织学结合起来,既具有形态学的观察优势,又可初步了解组织学概况,从而提高细胞形态学的诊断水平。现将本研究应用骨髓小粒拉片83例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涂片和切片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3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住院患者,其中男39例,女44例;年龄6~82岁,中位年龄54岁。患者因外

4、周血一系、两系或三系异常而就诊。所有病例均采用同期同部位做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再生障碍性贫血(AA)、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纤维化(MF)、淋巴瘤骨髓侵润等血液病诊断标准参考文献[7]。1.2方法9自患者髂前或髂后上棘同一穿刺点,用骨髓活检针抽吸骨髓液,同时制备骨髓涂片、小粒拉片。采用EDTA-K2抗凝骨髓液5μL推片,制成涂片;挑取骨髓液中的骨髓小粒于玻片上,用另一张玻片覆盖,轻轻将两张玻片向反方向拉开,制成拉片。骨髓涂片与拉片采用Wright-Giemsa染色,必要时做其他组化染色,油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分

5、类计数,涂片计数200个有核细胞,拉片计数至少500个有核细胞;同部位获取的骨髓组织块,常规脱水脱钙,塑料包埋,切片,做HE染色,光镜下观察。1.3观察指标1.3.1骨髓增生程度骨髓涂片:采用骨髓增生程度五级分类法,分为增生极度活跃(Ⅴ级)、增生明显活跃(Ⅳ级)、增生活跃(Ⅲ级)、增生降低(Ⅱ级)、增生重度降低(Ⅰ级)。同时计数200个有核细胞。骨髓小粒拉片及骨髓切片:观察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与脂肪细胞面积,计算各自容量的百分比,判断增生度[8]。1.3.2临床诊断符合率的比较各组资料检查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的符合性比较。1.4统计学方法用统计软件S

6、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见表1。2.3拉片诊断符合率与涂片和切片的比较9本组资料显示在AA、MDS、MM、淋巴瘤骨髓浸润及寄生虫的查找上,拉片的诊断价值优于穿刺涂片。拉片、涂片、切片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7%(72/83)、68.7%(57/83)、83.1%(69/83),经两两比较,拉片与涂片、切片与涂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53,P0.05),三片联检符合率为97.0%(78/83)。见表2。3讨论9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病诊断的基础检查,优化组合联检,包括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

7、小粒拉片、组织切片等,可以提高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是目前实验室诊断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基层医院,由于骨髓穿刺涂片的细胞结构清晰,观察形态理想,报告周期短,一直作为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但骨髓穿刺技术在临床应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如取材少,仅反映穿刺点局部的骨髓造血情况,不能反映造血组织全貌;其次,一些年龄40岁以上的患者髂后上棘可出现生理性造血衰退[3],仅以穿刺涂片,不能准确判断骨髓取材的成功与否,而出现多部位、多次穿刺,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再者,窦血稀释不可避免,特别是严重贫血患者,影响更甚;一些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的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MDS

8、等常常因细胞储积而致“栓塞”,不易抽出;MM、淋巴瘤骨髓浸润由于瘤细胞分布不均,分泌黏附因子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