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对策探究

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对策探究

ID:6049466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对策探究_第1页
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对策探究_第2页
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对策探究_第3页
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对策探究_第4页
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对策探究  摘要:对西部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的分析,能够解剖西部产业结构的布局在总体上的失衡状态,帮助地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合理发展。采用结构差异度指数法对西部地区产业同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差异度指数较小,内部结构高度一致”,即西部内部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区域分工不明确,产业同构严重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从资源要素禀赋的相似性、政府利益驱动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和创新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加强政府间合作等建议。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

2、0006-021引言7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同构)是指在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地区间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产业同构问题具体表现在:各产业内部部门行业门类逐步一致、区域间产业各行业的比重趋于接近、各行业的地域属性日益淡化、空间分布走向均衡。西部地区因其资源要素禀赋的相似性,在建构资源基础上的产业结构时可能出现产业同构现象,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产业同构现象的基础上,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西部地区产业同构的现状2.1产业同构度的测量方法分析西部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首先必须对该区域的产业同构度进行测量。在测量方法上,本文采用结构差异度指数法,该方法由保罗

3、·克鲁格曼(Paul·Krugman)(1991)在研究地方化和贸易问题时提出的计算地区间行业结构差异度的指数(也称为行业分工指数或产业专业化系数),这个指数目前被众多学者作为衡量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的指数。其表达式如下:2.2西部地区产业同构的现状为了有效地衡量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度,同时考虑到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可得性,文章采用《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的纺织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食品制造业等27个产业的统计数据,并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3西部地区产业同构原因分析3.1西部资源要素禀赋的相似性7由于客观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长期相互作用,一个区域将在某些方面

4、拥有相似的属性,形成区域性的特征。西部地区主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是我国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石棉、磷、钾肥的主要蕴藏地。相似的自然资源禀赋奠定了西部产业同构的基调,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进一步深化产业的同构。从生产技术上讲,西部深处内陆的地缘因素影响高新技术的引进,教育水平的相对落后也导致劳动力的素质整体不高,因此西部产业的技术普遍不高;由于资本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因此资金极易自发流向高收益的产业,导致某些产业的出现“潮涌现象”;在交通基础条件方面,西部与中部、东部地区的交通尚不发达,影响西部自然资源向东部的流动,大多自然资源被就地开

5、发,许多能源、化工产业纷纷建立。上述这些条件,最终形成了西部产业发展的客观原因。3.2地方政府利益驱动和行政干预7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调动地方发展的积极性,活跃地方经济,中央政府开始逐步向地方下放权力。在缺乏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统一、健全的宏观管理和以GDP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综合作用下,中央和地方的分权使得地方政府更加具有逐利性色彩。为了实现政府工作绩效目标,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各种优惠政策和条件,引进那些回报快、收益高的产业。同时,地方政府为了维持其地方财政的增长速度,只愿产业流进,不愿产业流出,加强对产业、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干预,具有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地方政府间,由于缺乏

6、信息沟通与分享,重复引进统一产业,既没有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又加剧了地方间的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落实到具体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地方官员为具有其“经济人”属性的一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地方政府官员综合素质不高,很难树立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观念和规划,不考虑地区产业现状和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盲目的扩大和引进各种产业。因此,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和过多的行政干预,产业同构具有必然的趋势。3.3市场机制不完善驱使产业同构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价格信号显示出趋同取向比分工取向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价格体系的扭曲价格体系的扭曲致

7、使区域经济利益严重扭曲,使得政府和投资主体纷纷将资源投入定价高而实际利润虚高的产业。具体上来讲,西部地区产业出现不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盲目复制发达地区“成功”,加速产业同构的出现;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个体偏好使得转移产业与产业转入区的区域分工存在偏差,进而导致产业转入区之间产业同构。4西部地区产业同构解决对策4.1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7科学的产业政策是国家的基本宏观的经济政策,为使国民经济正常地运作,必须大力和正确地予以贯彻和实施。国家应站在统筹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