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49225
大小:4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1-01
《虚实融合学习环境-概念、特征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虚实融合学习环境:概念、特征和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虚拟”学习环境已经被人们熟悉并部分取代基于课堂的“现实”学习环境。虚拟和现实的学习环境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学习者使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开展跨地域的协作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后者有利于学习者的临场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分析相关文献和现有学习环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虚实融合学习环境”的内涵与特征,对虚拟、现实以及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进行比较,并就若干典型的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及其教学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校园环境信息观测与研究性学习、GLOB
2、E全球性学习与观察、虚实融合的机器人教育、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关键词]学习环境;虚实融合;学习环境设计;关联主义;物联网[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08f2013)03-0003-07一、引言18学习环境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心理学家勒温(KurtLewin,1890-1947),他认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应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与之充分互动,从而影响其外在行为表现。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将学习环境的概念延伸到课堂氛围、学校文化等方面,认为教与学的过程类似于社会交往。需要一定的文化氛围起外在引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
3、、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工具已将“现实”的学习环境拓展到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虚拟”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促进协作和分布式学习。然而,单纯的现实环境和网络中的虚拟环境对教学的影响各有利弊,在增强学习者临场体验、培育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拓宽学习者视野、培育学习者协作式解决问题能力等等方面,实和虚的学习环境不可兼得。为此,有必要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撑下,结合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将课堂内/外的“现实”学习环境与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虚拟”学习环境进行“融合”,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营造“虚
4、实融合”的学习环境。该环境既能满足学习者获取真实的学习体验,促进开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又有利于教师在探究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多方位的指导。拓展学习者的视野。二、学习环境及其构成要素(一)学习环境的内涵18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教学范式的关注点逐步从“教”转向“学”,在强化情境认知理论的同时,学习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国外学者大多从学习活动的视角来定义学习环境,认为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有效开展的活动空间。较早关注学习环境设计的学者(Jonassen,D.H,1999)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学习环境是一种以技术为支持的环境,有利于学习者开展有益的学习
5、。Hannafin(1992)将学习环境看作是一个全面、综合的系统,它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来促进人们参与学习。国内学者更多的是通过描述学习环境的要素来界定该概念。例如,何克抗、李文光(2002)将学习环境具体化为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则包括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钟志贤(2005)认为学习环境是为促进学习者发展,“特别是为高阶能力发展而创设的学习空间”。包括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心理空间。(二)学习环境
6、的构成要素18新的理论与技术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丰富和拓展了学习环境的构成。由于人们立足于不同的基础理论与支持技术。其关注点各不相同,对构成要素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表1列出了根据时间顺序,研究者们对学习环境构成要素的不同观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学习环境构成要素的研究大多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关注学习环境的设计,协作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的有效支持等。通过文献分析可知,研究者们对学习环境要素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在广义上,学习环境包含了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例如,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在狭义上,学习环境为某一类
7、型的学习活动提供相关工具、资源与教学策略支持。此外,学习环境要素的描述也受到研究者关注视角的影响。例如,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学习环境离不开资源、工具与情境等要素(钟志贤的“7+2”模型与Jonassen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在协作学习的视角下,学习环境需具备协作学习的空间、工具或硬件等(李继颖、张振亭,2001;叶赐添;李克东,2009;安维琪,2011)。三、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及其特征(一)虚实融合环境的内涵18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虚拟学习环境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早在1999年就有研究者讨论了学习环境由实变虚的历程,具体
8、表现在学习伙伴、学习资源与学习方法三个方面。随着技术的革新、教学理念的转变,现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