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探究进展和提升策略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探究进展和提升策略

ID:6046604

大小:3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01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探究进展和提升策略_第1页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探究进展和提升策略_第2页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探究进展和提升策略_第3页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探究进展和提升策略_第4页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探究进展和提升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探究进展和提升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探究进展和提升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数量高达5800万,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在分析心理弹性的定义、内在结构的基础上,梳理了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等方面就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提升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进展;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3-0004-04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中国人口宣教中心2012年7月发布的首份

2、《中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报告》[1]指出:“目前,我国共有1.2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因人口流动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5800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还在持续增长。”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14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处境不利一定导致发展不利,处境不利儿童日后的成就水平、适应能力必定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发展遵循着“处境不利(高危)—压力—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2]。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才逐

3、渐注意到,以前的研究很少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内的差异及个体间的差异。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有些处境不利儿童发展不良,有些儿童却发展得很好,甚至超出了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呈现出“处境不利(高危)—心理弹性—适应良好”的发展轨迹。这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儿童心理弹性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一、何谓心理弹性盲人歌手杨光,虽然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但凭借艰辛的努力,最终获得《星光大道》2007年年度总冠军,并参加了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身体残缺的人却整天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生活十分苦闷。

4、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经历相似的两个人的发展轨迹会如此不同?这就是本文要谈论的儿童心理弹性现象。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对高危儿童、处境不利儿童和处于应激状态的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于心理弹性的概念,迄今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但很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Masten、Best和Garmezy[3]归纳了三类心理弹性概念。14第一类概念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这种个人力量能克服个体当前的逆境。第二类概念认为,心理弹性是指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长期的或突如其来的压

5、力(如父母离异、贫穷等),个体未受到这些事件的影响,有效、成功地应付了这些负性事件带来的压力或苦境。第三类概念认为,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经历了生活创伤以后,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恢复,不因创伤性的经历而发生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或精神失调等发展上的问题,仍然发展良好。Rutter[4]提出,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危险因素产生交互作用的保护性过程。我国学者沈烈敏[5]将以上三类心理弹性概念的实质进行了总结:第一类概念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人格特质;第二类概念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积极的结果;第三类概念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适应过程,即个体获得的社会资源

6、越多,越可能出现适应性的反应,心理弹性便越好。尽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心理弹性的概念,但他们都基于这样的一个研究前提:个体面临某些具体(特殊)的危险和逆境。大多数学者都认同的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应对压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不同的只是心理弹性大小。即使没有经历过消极生活事件也并不能说明该个体不具有心理弹性,而可能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当他们面临挫折、逆境时同样可能会成功应对。二、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14研究者考察人的心理弹性的发生、发展与机制时,通常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危险性因素(riskfacto

7、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factor),这两个因素被称为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1.危险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容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心理、认知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一概念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特别是在对压力、逆境、挫折、创伤等儿童、青少年研究中,更是备受关注。在人的生活中,高危因素包括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5],内在因素有:气质、人格、冲动性;低智商、低学业成绩。外在因素有:父母不良教养方式、父母离异、消极的同伴影响、社会或家庭经济问题等。危险性因素并不一定导致不良的发展结果,而是会

8、增加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对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发现,并不是每个个体都出现预期的发展不良后果,相反,有些个体能够正常地适应,甚至从压力、逆境中获得成长。这一发现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并由此开始了关于保护性因素的研究。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