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商隐和叶千华无题诗

浅谈李商隐和叶千华无题诗

ID:6043694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31

浅谈李商隐和叶千华无题诗_第1页
浅谈李商隐和叶千华无题诗_第2页
浅谈李商隐和叶千华无题诗_第3页
浅谈李商隐和叶千华无题诗_第4页
浅谈李商隐和叶千华无题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李商隐和叶千华无题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李商隐和叶千华无题诗  摘要:李商隐与叶千华他们一个是古代无题诗的代表人物,一个是现代无题诗的代表人物,他们碰出感情的火花,一个是朦胧美的代言者,一个是真性情的流露者。但是他们在个人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关键词:李商隐叶千华无题诗从古代或现代的诗文中我们常常看到或读到以“无题”为题的诗文,他们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无题诗,常常标有“无题”为题的诗篇。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

2、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古人张采田曾说“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张采田准确地概括了无题诗的形式与表达的情感。9无题诗古人的代表非李商隐莫属,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无论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在总结前代艺术经验加以开拓和创新方面,都卓然自成一家。李商隐艺术素养深厚,他的诗以工丽绮美见称。他善于运用典故和组织语言,常常把细微繁复的意象通过巧妙地剪裁典故而重现出来,构成意境

3、迷离、寄意深微的朦胧之美,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在晚唐文坛上,甚至在中国古典诗歌整个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自成流派,不但掀起了晚唐的最后一个诗歌高潮,还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全唐诗》中共收入了十六首,另外,还有许多诗以篇首或句中二字标题,如《锦瑟》、《为有》、《碧城》等。李商隐是我国古代诗歌朦胧美的开拓者,他的无题诗代表了古典诗歌朦胧美的最高水平。李商隐的无题诗情调幽美,善于抒情,往往采取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表现幽深朦胧的境界之美。同时这类无题诗渗透着诗人细腻的真情实感,婉转流丽的语

4、言风格,纤小柔美的情感意象,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读李商隐的无题诗,犹如隔雾看花,若隐若现却又真实可见。9而现代无题诗的代表人物要属叶千华了。叶千华,人称山水先生。他先后创作了很多经典诗词(诗歌)作品,并以他优秀的品质、深远的见识、独特自由的思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诗词文化艺术界,影响海内外。叶千华的诗格诗风,诗如其人,正直、刚果、仗义、豁达、锐利、明朗、豪爽、坦荡,理智而激情,真实而性灵,远见而卓识,自然而清新。他对真善美的歌颂和礼赞,对假丑恶的揭露和鞭挞,无不充满着爱和恨,洋溢着纯朴、自由、率真与

5、坦白。他默默地奉献和无私地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更加辉煌灿烂。他的无题诗主要收录在他的《情意集》里。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李商隐的无题诗要好于叶千华的,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俩的无题诗是两个时代的象征代表,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是无可比拟的,叶千华的真性情是值得赞扬的。对于这两人的无题诗有不同的评价,可能有先入为主的原因,也可能是他们创作风格不同造成的,时代背景、诗人生平不同也是关键因素。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来谈一谈李商隐与叶千华无题诗存在区别的原因。9诗人个人的生平经历形成了他们不同风格的无题诗:李商隐自

6、小丧父,饱受人生困苦,深深感受到世态炎凉,因此情感细腻脆弱。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无题诗可以说是李商隐悲剧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他对于残酷的封建礼教束缚和政治压迫的抗争。李商隐的一生,受尽了封建黑暗势力的中伤、指摘和污蔑。他有“匡国”用世之心,秉性正直,爱憎分明,但由于险恶的政治环境使他受到压抑,无法脱颖而出,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他对黑暗现实不能沉默,对国家前途、人民生活不能采取漠然的态度,但客观的现实环境又不允许他大声疾呼、慷慨陈辞;另外还加上生活的重荷,也影响到他的感情。因

7、此他就采取隐晦曲折、侧击旁敲的方式创作,运用比兴、象征、讽喻、双关、用典等手法,曲传不遇之恨,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他的诗歌就形成一种具有往复低回、一唱三叹,“寄托深而措辞婉”,意境幽微,隐晦曲折的朦胧之美的艺术风格。而叶千华,出生于1961年,相对于李商隐来说他出生于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他不仅是诗人,还是学者、作家、德教专家、编辑家、国学家、中国文化传承人。他的生平经历没有李商隐那么坎坷,从事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他的诗品文品如他的人品,品质优,品行好,品德善,品格高,他的无题诗更是体现了他对教育的期盼,

8、体现了他的真性情、明事理。我们从他们的无题诗中各选一首。李商隐《无题》(照梁初有情)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钗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从这首诗不难看出,此诗是自比,其中不平之鸣更为深刻、强烈。前四句的意象与《无题》(八岁偷照镜)有点相似,但是“细眉”传恨,“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的感慨与悲愤较之“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更进一层。如果说“十五泣春风”之伤感不遇更多的是对未来前途的担忧,那么此首便是面对现实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