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形式美学特征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形式美学特征

ID:6043681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形式美学特征_第1页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形式美学特征_第2页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形式美学特征_第3页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形式美学特征_第4页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形式美学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形式美学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形式美学特征  摘要:李斯特的19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最为人熟知,本文主要从乐曲中的民族性和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等的安排,音乐律动和力度的运用,以及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探析其中体现出的音乐形式的审美特征。关键词:狂想曲民族性音乐美学匈牙利作曲家弗兰兹·李斯特(1811年-1886年)作于1846年~1886年的19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以匈牙利境内吉普赛人的民歌、民间舞曲为主要素材,进行再加工,具有浓郁的吉普赛民族特色,是李斯特的代表作

2、品之一。一、《匈牙利狂想曲》中鲜明的民族性7李斯特作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拥护者与实践者,认为来自于音乐之外的某种因素制约着音乐的法则与规律,音乐应该体现着某些外界的客观实在,强调音乐内容的重要性,他甚至在评论中明确指出:“艺术中的形式是放置内容的容器,是思想到外壳、灵魂的躯体”。具体体现在音乐与匈牙利民族的联系中,如《第二匈牙利狂想曲》,乐曲一开始在升C小调上奏少8小节具有宜叙调性质的即兴随想曲风格的引子坚定、沉着、节奏自由、速度缓而富有变幻,强奏的装饰音与浓重的和弦具有浓郁的民族情结,仿佛是在模

3、仿民间弦乐器、音色如出现大提琴的音色,此外还能从演奏中听到竖琴声、钟声、玲声以及大提琴浑的歌唱,小号的空叫,这使主题显得分外威严且富有生活气息。接着,乐曲进入庄严的“拉绍”部分,缓慢迟滞的节奏衬托着悲愁压抑的吉普赛民间歌曲旋律,如似在叙述着民族的苦痛和人间的不平,同时也将匈牙利人们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展现在人们眼前,乐曲激情充沛,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二、《匈牙利狂想曲》的音乐基本组织形式的美学特征(一)节奏与节拍如第八首《匈牙利狂想曲》采用的是查尔达什典型的2/4拍,其节奏规律来源于匈牙利语言的节

4、奏韵律,它使用了匈牙利民间舞曲中特有的“反强弱”手法(即由弱拍变为强拍),乐曲的音调抑扬顿挫,极富韵味,如乐曲中第18小节。其次,切分节奏在弗里斯中大量使用,如141、144、147和150小节,有切分节奏的动动力倾向,这时的节奏具有某种狂暴性,持续的2/4拍并保持重音的固定拍子,速度极快。在快速的节奏里,节奏也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可以从乐曲里的节奏术语了解到它的多样性,乐曲呈现出雄壮激越、热烈辉煌的情绪,音乐速度逐渐加快,舞蹈场面也愈喧闹热烈。(二)调式调性7如第八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调性,乐

5、曲一开始的旋律就建立在升f小调上,具有忧郁色彩的小调把拉苏部分史诗般悲壮的音乐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随着明朗的升F大调的运用,全曲进入弗里斯部分,沉重的气氛被欢快、热烈的场面所取代,同名大小调的对比使用与乐曲的性格结合得天衣无缝,使乐曲的色彩丰富而多变。在旋律音阶上,采用了小调升高四级音的“匈牙利”音阶,如乐曲中第3、16、22等小节都出现了升B音。这种增四度音程常常获得一种奇异的光彩,甚至是一种耀眼的光辉,另外小调音阶中还包含了减六度、大七度、增七度不协和音程,这些音程在当时的欧洲和声学中是十分

6、罕见的,正因为此,这种“匈牙利”音阶才充满了独特的异域风情。又如看第9首《匈牙利狂想曲》的第405小节和406小节,(谱例11前面段落从382小节的升F大调转到390小节的关系小调升d小调上,通过405小节和406小节升d小调的等音调降e小调,结合降低一个八度的音区、减慢的速度非常顺利地转向了下一段音乐的降E大调上。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关系大小调等音调和同主音大小调使得调性从F-d-e-E过渡得非常自然、顺畅。(三)和声7第15首《匈牙利狂想曲》为复三部曲式,全曲的调性布局主要是建立在同主音的a小

7、调和A大调上,乐曲主题通过大调和小调的调性对比,变奏发展,半音和声模进,在复杂的钢琴织体中得到了生动的表达,如在这首乐曲的结尾中。李斯特对和声进行作了非常巧妙的安排,先是在第199小节第2拍上出现了一个主音上的增三和弦,和前面的主和弦造成对比,然后在第200小节的后2拍上又出现了建立在升d音上的减七和弦来加强对比,而这一增一减的两个变化和弦却统一在乐句从一而终的八度主音持续上,形成了一种静态稳定和声与动态不协和和声的有机结合。紧接着双手平行八度快速级进的上下行,可以认为是“结尾中的结尾”,在具有

8、强大的力度和速度的推动下奔向结束。李斯特在这里穿插了受弗里吉亚调式影响而形成的降Ⅱ级和声,即那不勒斯和声,把乐曲的结尾和引子中的八度进行悄悄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首尾呼应,体现了全曲的统一性(谱例2)。结尾中的增三和弦、减七和弦以及那不勒斯和弦的运用,作者似乎有意地给本来非常明朗欢腾的尾声隐藏了一种不安的预兆,昭示着李斯特对匈牙利革命的人文精神关怀,一方面对前途充满积极乐观的信心,另一方面也隐含作者的一丝忧虑,担忧着革命道路上遇到的阻力。笔者以为此处结尾中和声的变化和第7首《匈牙利狂想曲》结尾之处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