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39433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浅议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现状-整修-改造利用与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现状整修改造利用与保护摘要:介绍了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特点,针对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现状分析,通过整修、改造满足现行规范的有关要求,以及如何在改造利用中平衡保护历史风貌建筑的关系,为今后历史风貌建筑改造利用中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改造利用;保护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7天津作为一个城市,形成是比较晚的,但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建筑别具一格,城市是历史的产物,不同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均有各自不同的结构与形态,不同的形式。今天所遗留下来的优秀建筑遗产,更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历史给天津留下了
2、近千幢精美别致的“小洋楼”。这些历史风貌建筑一般建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在这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激烈的动荡和发展,而这个历史时期建设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往往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实践见证,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这些建筑长期以来,由于风雨剥蚀、环境污染以及缺乏应有的维修养护,损坏严重,普遍蒙尘染垢。有的屋檐脱落破旧,柱头、山花、饰物认为的破坏,有的改变了建筑造型,在唐山地震后被削层或被加固梁柱捆绑,或屋面瓦被震落,改成“黑锅底”;还有的在楼顶上乱搭乱建,改变阳台、柱廊的使用功能,致使
3、大批具有特色的风貌建筑风云调零、濒临危境。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简介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的法定名词,是指“建成五十年以上,在建筑样式、结构、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反映本市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特点,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异国建筑风格特点;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在革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名人故居及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历史风貌建筑集中的街区为历史风貌建筑区。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寺院,又有西洋古典、现代建筑,她们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和
4、城市景观,也是天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1、历史风貌建筑现状:1.1、建筑功能欠佳:(1)、建筑平面布局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2)、建筑间距过小、造成邻里间的视线干扰和互相影响。7(3)、伙居环境持续恶化,多年使用过程中室内不合理分隔,对建筑损害危害较大。1.2、结构安全隐患:(1)、使用荷载和改建装修荷载持续增加。(2)、经过多年的使用甚至过度使用后,结构老化、损伤明显,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持续劣化,普遍出现墙体裂缝,钢筋锈蚀,砖墙风化,墙体空臌,木材腐朽现象等。(3)、抗震防灾性能不足,未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建造,未布置足够的消防设备和消防通道。
5、1.3、配套设施落后并老化:(1)、水、电、天然气等管线老化且容量不足。(2)、缺少网络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等。1.4、能耗居高不下:(1)、由于围护墙体,门窗和屋面的热传导系数高,自然通风采光不足引起空调和照明负荷增加,致使历史风貌建筑的能耗居高不下。1.5、维护维修不到位:(1)、由于产权及管理等问题,历史风貌建筑得不到正常的维护和及时的维修加固,致使其持续恶化和破败衰落。2、历史风貌建筑整修对策:72.1、建筑功能:根据历史风貌建筑使用性质及其功能的不同,对其平面与空间布局,自然采光日照、自然通风、防止视线干扰等进行合理的布置。2.2、建筑环境:历史风貌建
6、筑的立面、造型及体量与周边绿化环境相协调;清整环境,恢复庭院特色与绿化相映。从整体空间看“小楼浮绿荫,人居花园中”。整修时首先拆除违章建筑,绿化庭院,并改造临街破烂围墙,使秀丽的“小洋楼”与庭院绿化荣威一体,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面。2.3、建筑复原:发挥色彩的特有表现力,使“小洋楼”复原见新,清水墙建筑是构成“小洋楼”的主题。整修施工时,有的通过清洗,有的通过涂饰清洗材料等方法充分发挥清水墙建筑这一特有色彩的表现力,如新华路259、261号,经过整修后,恢复了原有风貌。工程案例:天津市新华路259、261号外檐修复工程新华路259、261号由两幢单体历史风貌建筑
7、组合而成,2009年5月开始施工,揭开了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街区的建筑修复序幕。由于建筑均曾多次被粉刷过,要想尽最大可能追溯到原貌,就必须对墙面涂料进行彻底的清除。首先在墙面上喷涂可腐蚀现有墙面的化学药剂,并用专业刷子小心地刷掉现有墙皮,由于墙面粉刷多次,很难清除干净,故需反复刮涂,若扔有困难,则用砂轮进行打磨,然后用清水进行进一步清洗,使其露出原有的墙面。最后,用一种特殊的透明涂料对原有墙面进行表面处理、保护。72.4、修旧如故:运用传统建筑符号,协调建筑风格。在“五大道”的建筑中,有些楼房做了接层,有些楼房地震后被削层,改变了立面造型,破坏了原有风格;整修时,
8、借用原有的窗套、檐口以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