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探究

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探究

ID:6035773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31

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探究_第1页
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探究_第2页
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探究_第3页
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探究_第4页
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探究  摘要: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较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更加强调服务意识的增强、更加注重服务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服务制度的创新。构建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需要从提升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地位、明确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对象和定位、创建和培育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加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四个方面着手。关键词: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院校是我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

2、创新的重要源头。构建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对进一步促进高校发挥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快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由高校为核心组成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网络系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与有关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在不断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并且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

3、某些研究领域体现出国际级的水平,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固然有办学理念、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因素,但是缺少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与运作平台,也是客观存在的制约环境。在政府层面上,国家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政策在实际执行时走了样,出现了偏差,成效当然不尽如人意。2006年,国家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如何理解“以企业为主体”的真正内涵,可能是所有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10“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指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最终增强企业

4、的创新能力,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少人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简单地理解为任何资源向企业的简单集聚,将途径手段与目的混淆。如在产学研工作中,一些地方科技主管部门一味地将所有科研经费直接拨付至企业,增强企业的研发力量,这样的做法初衷是好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少私企老板买地建厂房花多少钱都不心疼,可是在研发投入上却不舍得,他们缺的不是资金而是理念。当获得政府的资助后,不把钱用于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上的不在少数。高校科技人员往往怀着满腔热情与企业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也做了不少前期预研工作,而在获得经费资助后,被企业随便打发了事,挫伤了很多研发人员

5、的积极性。长此以往,高校的创新能力不仅不会增强反而会弱化。高校层面,现有的建设体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适应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专业、学科结构基本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设置,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科研人员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平台尚未建全,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开展服务型科学研究的保障机制还未建立,等等。二、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10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更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波士顿地区的8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分别是波士顿学

6、院、波士顿大学、布兰德斯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塔夫斯大学、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是推动波士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00年,这8所大学15亿美元的科研经费,95%都是花在了波士顿地区;2001年,一共签订了280项新科技发明的转让许可协议,这些协议中包括建立41家新公司,等等[2]。放眼世界,我们发现,凡是水平比较高且发挥作用比较好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都是非常强调服务职能。因此,我们提出构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它与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更加强调服务意识的增强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并不是没有服务意识,也并

7、不是没有服务功能。之所以强调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我们更加强调增强科技创新的服务意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服务职能。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服务,更多是为了服务而服务,是“自我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者,并不承担为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和前瞻性策略选择的重任,主要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支持系统,扮演的角色是被动者,没有成为社会的发展中心。而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积极介入到知识经济发展中,主动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大学从被动的服务向主动的服务转变[3],主动为区域的整体发展服务,成为区域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