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34352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新加坡组屋对我国公租房设计启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加坡组屋对我国公租房设计启发 摘要:本文从分析新加坡组屋的规划指导方针以及新加坡公屋的建筑设计特点,总结对我国公租房建筑设计有借鉴的经验,旨在推动我国公租房设计的稳步发展,提高住房弱势群体的入住品质。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SingaporeHDBplanningguidelinesandtheconstructiondesigncharacteristicsofSingaporepublichousing,thepapersummarizestheexperienceofpublichous
2、ingdesigninChina,thepurposeistopromotethesteadydevelopmentofChina’spublicrentalhousingdesign,andimprovethequalityofhousingvulnerablegroups.关键词:新加坡组屋;公租房;建筑设计Keywords:SingaporeHDBflats;publicrentalhousing;buildingdesign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20-020
3、引言8住房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现在政府部门逐年增大保障性住房政策力度,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主要针对低收入群体并以租赁的形式出现,各地纷纷制定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并已开展大量建设,在建设中有必要从其他国家吸取一些经验,以防走弯路。笔者在新加坡学习期间曾走访了当地的一些公共住房,发现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在规划及单体建设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1新加坡组屋的发展背景新加坡在二战后人口也急剧增长,住房问题亦日趋严重。为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按照《住宅发展法》,1960年国家成
4、立了住房发展局(HDB),以推行公共住房的发展。1964年提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旨在“为所有新加坡人提供策划周详的组屋”,鼓励中低收人家庭购买公共组屋。组屋到一定年限,大多数住户可以提出申请进行翻修,费用大部分由政府提供。现在新加坡的公共住房为80%以上的居民提供了住所,大约95%的成年人有自己的住房,而且就住在组屋里。2新加坡组屋的特点2.1新加坡组屋的规划指导方针821世纪后,新加坡的组屋在规划建设中采取两种开发方针。一是在远离城市中心的远郊,建设拥有良好自然景观的组屋;二是在配套相对成熟的老城区,新建高层高密度的组屋。新
5、加坡在建设组屋时多部分建设在远离市中心的远郊,形成一个个卫星城式的新镇,每个新镇都拥有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能与城市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新加坡全岛遍及了MRT火车,每天要运输大量的客流。新加坡的居民中心或商业中心基本都是以每个MRT火车站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的。而在市郊新镇建设的组屋形成的居民中心则是以大型地铁枢纽为中转的。新镇的居民出行是极其方便的,主要是由于公共汽车系统与地铁系统配套运行,达到地铁枢纽的居民在换乘居民中心的公交环线即可直达各个居民小区的公交专用入口,公交专用入口又有linkway(风雨连廊,图1)连通至小区各个楼梯口
6、。2.2新加坡组屋的套型的面积特征8新加坡的公共住房采取标准设计,配置类型有一房式、二房式、三房式、四房式、五房式(5-RM)等。套内建筑面积分别是23m2、37m2、54m2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加坡人目前更趋向4-RM及更大的单元。目前所执行的标准为:两室一厅的3-RM套型,套内建筑面积标准为65m2;三室一厅的4-RM套型,面积标准为90m2;四室一厅的5-RM套型,面积标准为110m2。由于家庭小型化的特征,也使得新加坡组屋单元套型形态相对集中,其中三室一厅的4-RM户型最多,占总数的39.87%,两室一厅的3-R
7、M占26.06%,四室一厅的5-RM占25.03%,这三部分户型占了总数的90.96%,即大多数居民居住在套内建筑面积110m2以下的单元中。新加坡的公共住宅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主要是由于公共住宅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补贴。此外,政府设定了套内面积的限定标准以体现公共资源的效率与公平,这个标准虽然并不高,但是却基本满足了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需求。2.3套型平面的精细化设计和通用性设计新加坡的组屋套型的主要特征是:居住空间布局紧凑理、功能合理、平面利用率高。HDB依据“居住实态的调查”动态地调整其公共住宅的标准化设计,
8、套型中注重“食寝分离”、“公私分离”、“干湿分离”的设计理念,同时将家庭和生活情况的变化与单元形态对应起来。例如依据人口动态变化提高老龄住宅数量和设计;依据家庭动向提出符合生命周期的弹性户型设计;依据就业结构(针对女性),提高住宅单元中家务空间的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