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华版-治则与治法讲课讲稿.ppt

高思华版-治则与治法讲课讲稿.ppt

ID:60130338

大小:1.72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12-03

高思华版-治则与治法讲课讲稿.ppt_第1页
高思华版-治则与治法讲课讲稿.ppt_第2页
高思华版-治则与治法讲课讲稿.ppt_第3页
高思华版-治则与治法讲课讲稿.ppt_第4页
高思华版-治则与治法讲课讲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思华版-治则与治法讲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思华版-治则与治法论治思想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是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思想和纲领,决定了治疗原则的确立。其受古代唯物论与辩证法影响,是古代哲学在中医治疗中的体现。2治疗指导思想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疾病本质异法方宜——三因制宜以平为期——致中和,阴平阳秘中病即止病后调养论治思想3治则治病求本指标与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治则层次正治与反治调理脏腑调理精气血津液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第一层次治病求本的具体化,第二层次治病求本的补充,第一层次4正治与反治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补泻效用与疾病的本质、现象之间的从逆关系而言。“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微者逆治,甚者从治”5

2、正治正治(逆治):逆其症状性质而治疗的方法适用:疾病本质与表现一致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6反治反治(从治):顺从临床假象而治的方法。适用:疾病本质与表现不一致治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7热因热用以热治热——真寒假热: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如:内脏虚寒阴邪太盛阳气上浮泄利不止手足厥冷面赤8寒因寒用以寒治寒——真热假寒: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如:内热过盛阳气被郁不能外达急性热病高热不退四肢厥冷9塞因塞用以塞治塞——真虚假实:用补益药

3、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虚不运脘腹胀满(健脾益气)气虚血亏闭经(补气益血)10通因通用以通治通——真实假虚: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如: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泻法)瘀血所致的崩漏(活血化瘀法)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清利湿热法)11治标与治本含义: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标本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关系:二者为对举的概念,不同情况下标与本之所指不同。如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机为本,症状为标;旧病为本,新病为标;脏腑精气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等。意义:掌握疾病的

4、标本,就能分清主次,抓住治疗的关键,有利于从复杂的疾病矛盾中找出和处理其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12急则治标标病甚急或不及时治疗影响本病的治疗。大出血;二便不通13缓则治本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的情况下,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痨病之咳嗽,咳嗽不甚,应滋养肺肾以治本。气虚自汗,应补气以治其本。新感已愈而转宿疾,也属缓则治本。14标本兼治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当标本兼治。如扶正祛邪,表里双解等15扶正祛邪扶正(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益气、养阴、补血、助阳祛邪(祛除病邪,邪去正安)发汗、攻下、清热、消导、化瘀等原则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16扶正——正气不足的各种虚

5、性病变祛邪——邪气亢盛的各种实性病变扶正与祛邪并用——正虚与邪实并存——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先祛邪后扶正(先攻后补)——正虚与邪实并存,正气虽虚,尚可耐受攻伐之力。先扶正后祛邪(先补后攻)——正虚邪实并存,正气大虚,不可耐受攻伐之力。扶正祛邪17调整阴阳指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阴平阳秘实证虚证18损其有余即“邪气盛则实”,“实则泻之”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阳盛而阴相对未虚的实热证,即“阳盛则热”。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阴盛而阳相对未虚的实寒证,即“阴盛则寒”。19补其不足即“精气夺则虚”,“虚则补之”阳病治阴

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虚—滋阴以制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虚—补阳以制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20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治疗阳虚时,在补阳剂中适当加入少量补阴药。阳中求阴—治疗阴虚时,在补阴剂中适当加入少量补阳药补其不足21补其不足阴阳并补——适用于阴阳两虚证。须分清主次来治疗回阳救阴——阴阳亡失,重在固脱。补气与敛汗22调理脏腑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治疗脏腑病,不能只针对病变的脏腑,还应考虑各脏腑之间的关系。23补母泻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以相生规律确定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五脏实证可泻“我

7、生”之脏,如—肝实泻心但实则泻其子大多应用于针灸——五腧穴24以相克规律确定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抑强扶弱25根据脏腑关系调理脏腑通利小肠以泻心火宣降肺气以通大便脾胃同治26根据脏腑关系调理虚则补脏: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五脏之虚自可补脏,六腑之虚亦可借补脏以扶正。实则泻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六腑之实自可泻腑,无腑之实亦可借泻腑以驱邪。27根据脏腑特性调理调理脏腑气机:应顺从脏腑气机升降规律脾;胃;肺;肝顺应脏腑喜恶苦欲:心恶热;肝喜调达恶抑郁;脾喜燥恶湿;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