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09967
大小:3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30
《14 司文文 对“认识计算机”的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认识计算机”的教学分析本节作用和地位本节属于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认识计算机”的内容,是管理计算机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现实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掌握好本节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基本原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同时,本节课作为本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继续学习,将使学生认识更多关于计算机组成的原理,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计算机组成及其基本原理的兴趣,方便以后更好的管理计算机。本节主要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和了解计算
2、机的组成及其基本原理,包含的知识点有: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计算机软件的组成3.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4.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5.容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了解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组成比较陌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对于信息获取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不过对于如何操作计算机以及计算机运行的原理并没有认识和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认识计算机的硬件2.
3、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硬件及其作用2)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2)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的习惯本节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3)能够说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的区别1.教学难点1)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2)存储器的划分2.突破方法:现场演示法,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展示及
4、解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总结,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学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主要以提问法,讲授法,实物展示法和小组讨论法为教学方法,并结合应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在让学生通过答问、质疑、讨论、总结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并将已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教学资源分析课前准备好课堂需要的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并准备充分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深刻的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演变过程,从
5、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实物展示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安排本节内容安排为2节课完成。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