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小处不要随便.docx

社交:小处不要随便.docx

ID:60001767

大小:12.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30

社交:小处不要随便.docx_第1页
社交:小处不要随便.docx_第2页
社交:小处不要随便.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社交:小处不要随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交:小处不要随便  人们时常把社交中的一些不良举止、衣饰不整洁、言行失礼视为鸡毛蒜皮、不足挂齿的小节。更有甚者,竟以此为洒脱。结果导致“大江大海趟得过,小河沟里翻了船”。从而留下大意失“荆州”的悔恨。某医疗机械厂要从美国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与客商谈判已经结束,第二天将正式签订合同。可巧在此期间,厂长陪客人到车间参观,随意向墙角吐了口痰,然后用鞋底擦去。谁知这一口痰竟会吐掉一项已基本谈成的项目。“为山万仞,功亏一篑”,实在可惜。这位厂长一定认为,一口痰微不足道,然而他却不知,交际中一举一动总关情,任何微小细节都是其内心世界、个人修养、处世

2、态度和精神面貌的体现。甚至还是其生活背景和周围环境的反映。你听那位美商就是这样评论随便吐痰的:“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更何况所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皮条。”小事不小,人命关天,不可随便。社交是双向或多向交流活动,人们观察和了解对方时,常自细微处着手:一名工作人员酷爱读书,因随便从毛泽东处拿走一本书看,而被批评为“不懂规矩”;有人曾以横在地上的扫帚来观察人,视用脚踢者为骄横,绕道过者为自私,放好过者为和善;还有的通过手绢的叠法而断定对方的为人处世态度;通过内衣领干净与否及他人的坐相、走相、吃相而判断其修养,如贪吝、

3、大方、小气等。当然这种“一粒沙子看世界,一滴水看大海”,观微知著,“窥一斑知全豹”的以小看大的判断,不一定完全科学和准确。但是它既然经常作为人们认识和判断对方的依据,我们就不能不重视,也就不可过于随便。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下列情况,尤其不可随便。一是作为特殊身份者,像为人师表的教师就要“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至于公关人员、外交使者等,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自己,而且代表自己的团体、民族和国家,所以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追求完美。在这方面,敬爱的周总理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仅从他的仪表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

4、容宽,背容直,气像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中就不难了解他是怎样地处处精细,为什么总能以最佳形象来随时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的了。二是面对特定对象和特定场合。在此方面毛泽东的作法也是颇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众所周知,他对党内同志的交往,一般不讲过多的礼节,不搞迎送,不留吃饭。然而对于党外人士却非常注意礼节,常常人还未到,他已立候院中;而对上岁数的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则更是特别客气和尊重;对老人则要亲自搀扶客人上下车、上下台阶……还有他平时不大注意服饰,可在递交国书的场合,却必先剃须修容,并在隆重的礼仪中进行……这种区别对象和场合,具体问题

5、具体对待的作法,就是对特定对象,在特定场合,小处不随便的典范。总之,理想的社交,应有理想的表现,理想的表现要时时多留神,小处不随便。学生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