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

ID:5987560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30

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_第1页
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_第2页
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_第3页
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_第4页
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而理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与其财务绩效的关系,更是理论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研究综述一、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综述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是由美国学者谢尔顿1924年在其著作《管理哲学》中最先提出的。从那时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在

2、这些讨论中,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内容、以及企业究竟是否应当履行其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属于上述第三个方面,旨在理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互影响关系,给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指导。综合西方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的主要研究,可以从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总结。1.研究结论综述。西方学者对于二者相关性研究的结论可以用表1进行归纳,共有6个结论。9(1)社会责任正向影响财务绩效。Preston和O’9Bannon在1997年的实证研究中得出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对

3、财务绩效有充分的积极影响的结论。该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形象假说提供了支持。该假说认为,企业履行好其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种好的社会形象继而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绩效,这种经济绩效的提升又会通过财务指标体现出来。(2)社会责任反向影响财务绩效。1975年Vance对社会责任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14家企业的业绩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这14家公司在有着较好的社会责任表现的同时股票价格却有所下降。1985年Holman同New和Singer将《财富》杂志评出的500强的工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

4、49家作为样本,研究这49家企业1973年至1977年间的社会形象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其结果是,投资者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意味着将本该用于增加股东财富的有限资源用于其他方面,这无疑不利于投资者的积极性,进而会影响到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3)财务绩效正向影响社会责任。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财务绩效是企业经济绩效的体现,企业财务绩效越好,经济绩效就越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更愿意或者说更有能力去履行社会责任。McGuire等人在1988年对不同时间序列上的多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这种观点。(4)财务绩效反向

5、影响社会责任。部分研究者认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管理者有可能为了一己私利,在财务绩效较好的情况下减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费用,由此表现出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负相关。Posner在1984年对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中层管理者都认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比自己是最重要的,大部分高层管理者至少认为自己处在第二重要的位置,由此很可能会出现管理者的逆向选择,进而出现财务绩效较好的情况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较差的情况。(5)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间具有协同效应。持有此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间存在协同效应,且有正协同

6、和负协同两种结果,但是研究者尚无法从实证的角度找到两者之间数据统计上的逻辑关系。(6)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间无显著相关性。Griffin和Mahon(1997)以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文章中分别采用了《财富》公司声誉指数法、KLD法、慈善法以及TRI法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衡量,并采用了总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总资产、销售报酬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衡量财务绩效。研究结果发现使用前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使用后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与前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

7、不存在相关关系。92.研究方法综述。在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研究中,研究者最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社会责任如何量化,到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声誉指数法、内容分析法、TRI法和KLD法。(1)声誉指数法。声誉指数法,主要是指专家通过分析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各种政策,对不同企业的声誉进行排序的方法。该方法是由美国经济优先权委员会(TheCouncilonEconomicPriorities,CEP)在1971年提出的。但是该方法仅仅是污染指数来衡量企业责任,所以并未被广泛应用。之后,Morskowitz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声誉指标体系,虽

8、然该指标体系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该方法并未说明评定的依据和标准,因此具有较强的主观性。(2)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指根据对企业公布、披露的各项报告和文件的分析,赋予各个特定项目不同的权重或分值,以此来评价衡量企业社会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