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832409
大小:18.7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1-25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单元 生物与环境1.一棵“顽强”的小树 教学目标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第一课时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 向光性。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
2、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臵。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3、汇报、交流、完善。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2.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必须
3、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植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 2.知道植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一、教学导入 1.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二、活动 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 3.走进池塘 教学目标 能正确看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科学知识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2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 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图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一、教学导入 二
4、、活动 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图片,提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2、学生汇报。 3、教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 三、指南车信箱 池塘里的微生物1、学生阅读。 2、教师向学生补充介绍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动物大多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却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又是池塘里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员之一,它们在池塘群落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假如大树都倒下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2.珍爱生
5、命,初步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注环境的变迁,意识到环境正在遭到人类的破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建设美好家园,争做环保卫士”的观念。 教学准备 3各种生物的头饰等。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假如大树全部倒下 1、提问:假如大树全部倒下,树林里生物的实物会发生什 第2单元营养与健康 1.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1、以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 1、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2、
6、了解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简单方法。3、了解食物金字塔,懂得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和方法。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午餐吃了什么 1、学生明确并统一本课中的食物分类方法:主食类、肉食类、蔬菜类、水果类…… 2、学生汇报各自午餐中所吃的食物。 3、将各自午餐中所吃实物分类记录在记录表中。三、活动 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1、过渡: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我们所吃的各类食物在总量当中的比例,其实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2、提问:怎样检验我们的食物中是否存在这些营养成分呢? 43、
7、学生发表看法,教师作结:让我们设计实验来检验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 2.消化与吸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使学生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2、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咀嚼馒头 1、摆出问题: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交待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行动,组内交流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作好整理进行汇报。4、分
8、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 3.饮食与健康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科学知识:知道食用变质或有毒食品的危害性。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 安全饮食 5 科学知识 1、知道摩擦可以生热。 2、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关于尤利乌斯〃洛塔尔〃迈尔、焦耳、赫伦探究热能奥秘的历史资料;纸风车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转动的演示实验装臵。 2、准备好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