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过程.ppt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过程.ppt

ID:59821157

大小:90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1-25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过程.ppt_第1页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过程.ppt_第2页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过程.ppt_第3页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过程.ppt_第4页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过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过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进化学世界木材变成木炭葡萄酿成葡萄酒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凝固、挥发、溶解及物质状态的变化等。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腐烂、生锈等。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总结反馈练习判断下列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1)食物腐烂(2)铁生锈(3)汽油挥发(4)湿衣服晾干(5)铁棒磨成针(6)牛奶变质(7)木头燃烧(8)食盐溶于水中(9)酒精燃烧(10)电灯通电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B、物质发生化学

2、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无任何联系A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性、碱性等。注意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延展性、溶解性等。利用性质鉴别物质,通过现象进行判断性质决定用途如何区别铁丝和铜丝?如何区别一瓶水和一瓶酒精?闻气味的正确操作实验1-2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

3、氧化碳,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想一想:如何鉴别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有助燃性探究:在描述变化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不能、会、不会、可以、不可以、易、难等)(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

4、反应--化学性质变化和性质的关系化学变化强调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木柴燃烧——化学变化铁生锈——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强调物质自身的一种能力。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铁会生锈——化学性质练习1、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1)煤是黑色固体(2)水可以蒸发成水蒸气(3)煤能燃烧(4)铁会生锈(5)酒精易挥发1、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C.还原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AC4

5、、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用海水晒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DD6、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083.4℃;③沸点为2567℃;④密度8.9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

6、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⑩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铜的物理性质有:铜的化学性质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7、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钠的物理性质有:硬度:,密度。熔点:,颜色:。化学性质有:该金属能够与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放热或吸热)反应。较小比煤油大而比水小较低银

7、白色水放热8、①铁熔化成铁水②葡萄酿成酒③铜能变成铜绿④胆矾是蓝色晶体⑤食物变质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上述情况:(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④③①⑥②⑤9、下列描述中,()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填序号)①酒精能燃烧②酒精挥发③钢铁会生锈④木炭可以燃烧⑤樟脑丸变小⑥晶体有熔点⑦苹果烂了⑧石蜡受热融化⑨金刚石很硬⑩纯净的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再见!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

8、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