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816071
大小:106.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11-25
《诗歌鉴赏类型说课材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类型诗歌鉴赏之——炼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一.炼字的妙处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到过如满)2.绿杨烟外晓寒清,红杏枝头春意闹。(浓现涌动)3.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4.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使全诗游龙飞动触发联想富有情味化腐朽为神奇: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二.炼字的词性(一)炼动词:出塞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
2、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二)炼形容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注】 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三)表颜色的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三.炼
3、字考查的内容:分析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表现手法修辞效果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炼字”的关键:在于把握这个字所引领的画面和情感,紧扣内容和写法作答。四.炼字赏析训练第一种表现形式简析某字的双重意蕴(或丰富内涵)。例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8.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第二种表现形式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4、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示例2: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示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Ⅱ】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
5、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此类题常出现的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①氛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问题一:观察不细审题不准“明”。此处“明”是形容词作动词,不仅写出水之灵动,更添一层“光亮之感,使整张画面都明亮起来,画面感强,突出了水的特点。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
6、的分别是哪一个字?问题二:判断不准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分别“白”“碧”两字。通过颜色的对比,写水之清,峰之碧,写出了野外的优美,以及表达了作者闲适的心情,“白”和“碧”凝练而传神。问题三:语言表达过于笼统,不具体分别是“明”与“出”。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层峦叠嶂,水流清澈,表达了作者安逸、舒适的心情与对田园甚或的热爱与向往。规范的答法:分别是“明”和“出”(第一步:指出是哪一个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第二步,指出使用该字的好处),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
7、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第三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词在全诗中的的作用第三种表现形式3.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4、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示例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