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异方差.讲课讲稿.ppt

计量经济学——异方差.讲课讲稿.ppt

ID:59809197

大小:215.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11-25

计量经济学——异方差.讲课讲稿.ppt_第1页
计量经济学——异方差.讲课讲稿.ppt_第2页
计量经济学——异方差.讲课讲稿.ppt_第3页
计量经济学——异方差.讲课讲稿.ppt_第4页
计量经济学——异方差.讲课讲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异方差.讲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计量经济学——异方差.一、异方差的概念1、异方差的概念即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性。2、异方差的类型同方差性假定的意义是指每个i围绕其零平均值的变差,并不随解释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不论解释变量观测值是大还是小,每个i的方差保持相同,即i2=常数在异方差的情况下,i2已不是常数,它随X的变化而变化,即i2=f(Xi)异方差一般可归结为三种类型:(1)单调递增型:i2随X的增大而增大;(2)单调递减型:i2随X的增大而减小;(3)复杂型:i2与X的变化呈复杂形式。Back

2、二、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异方差性例1:在截面资料下研究居民家庭的储蓄形为Yi=0+1Xi+iYi和Xi分别为第i个家庭的储蓄额和可支配收入。在该模型中,i的同方差假定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对高收入家庭来说,储蓄的差异较大;低收入家庭的储蓄则更有规律性(如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储蓄),差异较小。因此,i的方差往往随Xi的增加而增加,呈单调递增型变化。一般情况下:居民收入服从正态分布,处于中等收入组中的人数最多,处于两端收入组中的人数最少。而人数多的组平均数的误差小,人数少的组平均数的误差大。所以样本观测值的观测误差随着解释变量

3、观测值的增大而先减后增。如果样本观测值的观测误差构成随机误差项的主要部分,那么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误差项的方差随着解释变量观测值的增大而先减后增,出现了异方差性。例2,以绝对收入假设为理论假设、以截面数据作样本建立居民消费函数:Ci=0+1Yi+i将居民按照收入等距离分成n组,取组平均数为样本观测值。例3,以某一行业的企业为样本建立企业生产函数模型Yi=Ai1Ki2Li3eI产出量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资本、劳动、技术等投入要素为解释变量,那么每个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产出量的影响被包含在随机误差项中。由于每个企

4、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产出量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了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性。这时,随机误差项的方差并不随某一个解释变量观测值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为复杂型的一种。Back三、异方差性的后果1、参数估计量非有效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仍然具有无偏性,但不具有有效性。因为在有效性证明中利用了E(NN’)=2I而且,在大样本情况下,参数估计量仍然不具有渐近有效性,这就是说参数估计量不具有一致性。2、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在该统计量中包含有随机误差项共同的方差,并且有t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n-k-1)的t分布。如果出现了异方差性,t检

5、验就失去意义。其它检验也类似。3、模型的预测失效一方面,由于上述后果,使得模型不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另一方面,在预测值的置信区间中也包含有随机误差项共同的方差2。所以,当模型出现异方差性时,参数OLS估计值的变异程度增大,从而造成对Y的预测误差变大,降低预测精度,预测功能失效。Back四、异方差性的检验1、检验方法的共同思路由于异方差性就是相对于不同的解释变量观测值,随机误差项具有不同的方差。那么:检验异方差性,也就是检验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与解释变量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在于用什么来表示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一般的处理方法:O

6、LSiiiYYe)ˆ(~-=VarEeiii()()~mm=»22(2.6.1)即用~ei2来表示随机误差项的方差。2、图示检验法(1)用X-Y的散点图进行判断看是否存在明显的散点扩大、缩小或复杂型趋势(即不在一个固定的带型域中)看是否形成一斜率为零的直线3、检验方法(1)图示检验法(2)等级相关系数法(3)戈里瑟检验(4)巴特列特检验(5)戈德菲尔特-夸特检验Back五、加权最小二乘法(WLS)WeightedLeastSquares1、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如果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则需要发展新的方法估计模型,最常用的方

7、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对原模型加权,使之变成一个新的不存在异方差性的模型,然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参数。2、一个例子例如,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已经知道:3、一般情况对于模型Y=XB+N(2.4.8)这就是原模型(2.4.8)的加权最小二乘估计量,它是无偏、有效的。这里权矩阵为D-1,它来自于矩阵W。4、求得权矩阵W的一种实用方法从前面的推导过程看,它来自于原模型(2.4.8)残差项N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因此仍然可对原模型(2.4.8)首先采用OLS法,得到随机误差项的近似估计量,以此

8、构成权矩阵的估计量,即5、加权最小二乘法具体步骤6、注意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尤其是截面数据作样本时,人们通常并不对原模型进行异方差性检验,而是直接选择加权最小二乘法,尤其是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时。如果确实存在异方差,则被有效地消除了;如果不存在异方差性,则加权最小二乘法等价于普通最小二乘法。Back此课件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