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探究现状和展望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探究现状和展望

ID:5977140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探究现状和展望_第1页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探究现状和展望_第2页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探究现状和展望_第3页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探究现状和展望_第4页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探究现状和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探究现状和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探究现状和展望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摘要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本文对其在锻炼行为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意图计划行为评价展望规律性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健康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正确的认识和促使人们进行规律性锻炼必须要有合理的理论为基础。计划行为理论是锻炼行为理论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有必要对其进行述评,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一、计划行为理论的源起和结构7Ajz

2、en(1991)在合理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行为控制感变量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PB)[1]。TPB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一般决策过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意图决定行为,它反应了个体从事某特定行为的动机力量和思想倾向,被认为是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核心概念。意图由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三个因素决定,各因素对行为意图的预测力取决于不同的情境和对象。态度是指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的积极或消极结果的总体评价。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行为控制感是指个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该理论认为行为控制感不

3、仅能预测意图,也可以直接预测行为。二、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由于理论模型的简洁性及便于操作性,在锻炼行为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3]。在计划行为理论受到了肯定和支持的同时,也受到了批评和质疑。SheeranandOrbell(1999),Lowe(2002)等提出并考察了TPB的多成分模型,认为态度变量应包括情感性和工具性两种态度,主观规范变量包括指令性和示范性两种规范,行为控制感包括技能、机会和资源三种成分。研究结果支持了TPB多成分变量的区分效度,以及它们对锻炼行为的预测效度[4-5]。还有一些批评者认为意向对行为的预测力较低,意向和行为之间

4、的关系有待完善。Gollwitzer(1999)将意向分为目标意向和实施意向[6]。Sutton(2005)认为,有计划的意向者更可能将他们的意向转变为具体的行为[7]。Sniehotta,ScholzandSchwarzer(2005)表示,当人们形成计划,他们就产生了一个行动方案,这对于达到行为目标十分有效[8]。Normanand7Conner(2005)通过实证研究显示了身体锻炼意向通过锻炼计划的中介作用影响将来的身体锻炼行为,并且调节锻炼意向[9]。方敏(201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行动计划在锻炼意图和锻炼行为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表明了行动计划是衔

5、接TPB构念和锻炼行为的重要后动机变量[10]。加入新变量提高锻炼意图和行为的解释率。Ajzen(2002)认为,从实践上来说,在TPB中加入过去行为变量可能会增加对未来行为的预测[11]。Knussen(2004)等研究发现,过去行为的惯性对意向和行为有独立的影响作用[12]。陈作松(2007)发现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变量的加入能有效提高锻炼意图的解释力[13]。李业敏(2010)在TPB基础上加入了计划、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后对意图和行为的解释方差分别提高了12.7%和13.1%,计划、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在意图和行为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14]。胡艳(2008)将计

6、划和阻碍自我效能引入TPB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计划在意向和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非调节变量、阻碍自我效能作为调节变量能较好地解释和预测锻炼行为[15]。三、计划行为理论在锻炼行为领域的发展展望7近年来,虽然研究者们为发展和完善TPB做出了不懈努力,但TPB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者通过对核心变量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引入新变量等手段提高了对锻炼行为和锻炼意图的解释力,但是拓展模型的概化效度还需进一步验证。另外,TPB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不同群体是否具有同样效应仍待检验。作为心理认知模型,它在发展方向上同其他心理认知模型存在共性和互补,尝试将TPB与锻炼阶段理论

7、整合成为研究锻炼行为的一种新方向。人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16]。TPB中的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的概念化涉及环境因素,但其实质仍是个体对环境约束的主观感知。因此未来应将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纳入到理论建构中来,综合地考察影响锻炼行为改变的因素。计划行为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锻炼行为,还能用来干预锻炼行为。但目前很少有研究者用TPB对锻炼行为进行干预,很大程度降低了TPB的实用价值。原因可能是测量方法的问题和对干预行为的意义认识不够。所以完善各变量的概念化和操作化,发展测量技术和评估手段,提高对干预行为意义的认识,合理应用辅

8、助技术手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