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太阳钟ppt课件.pptx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太阳钟ppt课件.pptx

ID:59766409

大小:10.78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1-23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太阳钟ppt课件.pptx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太阳钟ppt课件.pptx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太阳钟ppt课件.pptx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太阳钟ppt课件.pptx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太阳钟ppt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太阳钟ppt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1.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2.影子产生的条件:光不透明的物体影子3.太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早晨,太阳指向东方;正午,太阳指向正南;傍晚,太阳指向西方。早晨当太阳升起时白天就开始了太阳落山了,天变黑了,就进入夜晚了太阳钟想一想我们知道的用来计时的仪器有哪些?想一想古代人没有现在的手表以及其他计时工具,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我们知道的用来计时的仪器有哪些?2、中国古代,人们把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

2、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小常识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昼12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12时辰。晷面底座晷针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晷面底座晷针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晷面底座晷针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用光影来计时早晨的影子中午的影子晚上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用光影来计时——日晷★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

3、器。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在晷面的正反两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射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西向东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会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就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也就好比是现代钟表的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的不同,可分成地平日晷(晷面水平放置而晷针指向北极,晷面和晷针之间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赤道日晷(晷针平行地球自转轴而晷面呈北低南高状摆放,晷面和晷针垂直)等。如何利用日晷来计时?原理:利用了太阳光影子的变化来计时的。计时方法:利用太阳由东向西移动

4、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来计时的。晷针晷面水平式日晷不同变化形式的日晷水钟(刻漏)时间博物馆西汉千章铜漏秤漏沙漏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判断题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判断题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5、()√×√√√小结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3、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4、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5、在古代白天人们利用(太阳钟、日晷、影子)来计时。6、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那就是:在阴天和夜晚不能计时。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材料:方便面

6、的纸桶、橡皮泥、竹签和笔。用橡皮泥把竹签固定在桶的中央,保证竖直向上。然后把它放在阳光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竹签会在桶壁上投射一个影子。这个影子的位置是随时间变化的,手里拿一块表,每到正点的时候就用笔在桶壁上作一个标记。比方这时候手表显示的是上午“9”点,那么你就在影子的位置画个标记,写上“9”。注意纸桶的位置不能再变了,那么明天上午竹签的影子再到你做的标记“9”上的时候,此时的时间就是9点。花上几天的时间来做完所有的标记,以后就可以用它来代替手表计时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