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广告宣传现象浅谈

纪录片中广告宣传现象浅谈

ID:5974672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纪录片中广告宣传现象浅谈_第1页
纪录片中广告宣传现象浅谈_第2页
纪录片中广告宣传现象浅谈_第3页
纪录片中广告宣传现象浅谈_第4页
纪录片中广告宣传现象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纪录片中广告宣传现象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纪录片中广告宣传现象浅谈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的纪录片,但它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它是以美食作为媒介,从而对美食背后的中华饮食文化进行深入解读。《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但火的不仅仅是这部纪录片,其片中介绍的一些美食、人物、城镇等,同样也火了。也就是说,这些介绍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广告宣传无形广告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后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此片以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7个子主题贯穿全篇,其新颖独特的传播方式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

2、赢得了不少的观众,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广告的宣传效果。7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广告包括非经济广告和经济广告。非经济广告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又称效应广告,如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各种公告、启事、声明等,主要目的是推广;狭义广告仅指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通常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效益。①《舌尖上的中国》是由央视投资出品的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对外宣传的职能,也就是说,《舌尖上的中国》里对某些食物,人物,城镇的介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起到了

3、广义广告定义里推广的作用。一、《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广告宣传现象1、依托高收视率或高知名度的节目——广告宣传效果显著《舌尖上的中国》采取碎片似的剪辑方式,新颖独特的叙述方法对中国大江南北的美食进行了介绍,与此同时促使某些食品销量大增,对食品起到了广告的宣传作用。据淘宝数据显示:安徽特产“毛豆腐”由于其特殊性,在其他地方很少出现。不过,即使难寻,“吃货”们的行动力也不容小觑,仅五天内,毛豆腐的搜索量就增长113倍,速度远超其他食品。②2、非强制性自然传播——广告易被大众所接受7与传统的广告传播方式不同,《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广告宣传不具有商业广告的强迫性和灌输性,这种传播方式不会给受

4、众心理造成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反感,也基本不会使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很容易接受这种无形的广告。相比之下,有些商业广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受众的心理感受,将广告直接灌输给受众,往往会产生不良的传播效果。如果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目的,进行侧面宣传,收到的效益往往会出乎意料。3、无目标与无预计性——广告宣传范围广由于这种广告没有要宣传的特定产品,没有目标受众,也没有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所以不同的受众获得的广告信息也就各不相同。比如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些受众对其介绍的食品感兴趣,以至于这些食品的销售量暴增;有些受众对这些食品的拍摄地感兴趣,导致到这些地方旅游的游客

5、数量增多;有些受众对这些食品的烹饪手法感兴趣,以至于一些关于烹饪书籍的热销。二、对《舌尖上的中国》中广告宣传现象的思考1、纪录片中的广告宣传方式对现代商业广告的启示(1)淡化商业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广告宣传之所以会被广大受众所接受,是因为他的非强制性,自然传播。这样的广告不会给受众造成潜在的心理压力,更能被大众所接受。相反,由于某些商业广告一味追逐经济效益,往往目的性过于强烈,将广告灌输给受众,会造成受众的心理反感。所以,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出发点,多做一些公益广告,在树立企业形象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例如哈药六厂的“给妈妈洗脚”

6、的公益广告效果显著,即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7(2)使广告赋予情感,迎合受众心理需求。商业广告不可避免的会有灌输性和强迫性,受众对这样的广告会有一定的排斥与反感。所以这就要求广告发布者尽量弱化这种特性,通过特殊的语言,画面,声音等表现手法,来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虾酱婆婆的大澳虾酱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香港的大澳渔村,有一位婆婆叫郭少芬,她从20岁开始学做虾酱,品质远近闻名。古稀之年,她的老伴离她而去,而虾酱婆婆依然守在那里,制作他们的虾酱,虾酱婆婆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除了美食的吸引外,最能打动人们的应该是故事里面

7、反映出的情感。夫妻之情、母女之情、祖孙之情、乡情、对自然的感恩与敬畏之情,每一段感情都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3)广告中的平民化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舌尖上的中国》中塑造了很多平民的形象,比如卖黄馍馍的黄国盛,卖大澳虾酱的郭少芬,70多岁的黑龙江鱼把头,等等。这些淳朴善良的形象让我们更能接受他们的产品,因为这种质朴与善良也同样融入到了他们的产品当中7。不能不说,当下充斥着我们荧屏的多半是名人广告。名人广告虽然效果显著,但大部分的效果是短暂的,也就是说它的可持续性不强,不能被大众长久的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