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742778
大小: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13
《建立有效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立有效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也逐渐普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成为医院救护服务的关注重点之一。在这个社会前提下,医院如何能同时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和心理需求成为医疗服务中的重要问题,一、影响医院医疗服务的因素影响医院医疗服务的主要因素包括:医患关系、患者心理以及其他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1.1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两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
2、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医患之间的关系是与医生和患者对人体、健康和病患意义的把握相关的。在很多时候医生和患者看似在谈论同一个话题,实质上,在他们所面对的“疾病”这一事实,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在传统医患关系中,患者是求助于医生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患者的地位是被动的,医生掌握着决策信息,主导着医疗的决策。这就导致了医疗环境中存在一种状况:患者抱怨医疗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自身利益受到伤害;医生不仅要承担繁忙的诊
3、疗作,又要承担来自各方的压力。这种现状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这不仅涉及了医疗技术问题,更包括医患双方之问的社会文化素质差异、心理状态差异、认知水平差异、价值观差异等各种因素。12患者心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的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增强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和理解。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存接受治疗前,患者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的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很多患者会把自己看成弱势群体,这种想法往往会在心理上表现为2个极端:一种是全部接受,从不反抗。另一种是过度自卫。第1种患者往往疑心很重,在面对医生时缺乏
4、信任;而第2种患者往往会表现m明显的攻击性,认为医生会伤害自己。这2种心理都会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同时,患者还存在以下心理:渴望少花钱、疗效好;渴望诊疗时间短;渴望医疗人员专业技术好,检查项目详细;渴望得到医疗人员的尊重、帮助和指导。1.3影响医患沟通的其他因素1.3.1医学科学具有复杂性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因素,同时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高低之分,医疗机构的设备和级别也各不相同,这是世界范同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患者有时会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1.3.2医务人员的
5、素质良莠不齐少数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态度冷漠,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原因之一1.3.3医疗体制和机制上的不同立场也会影响医患沟通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公费劳保制度,实行基本医疗,患者要承担一部分费刚,导致其用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当这些问题影响到患者的情绪时,患者往往会将不满发泄到医务人员和医院身上。2针对患者心理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理解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是做有效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2.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服务理念,把“医生为主体,主导患者”的
6、这种“垂直的医患关系”变成“医生和患者同时为主体”的“平行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实质应该是“利益共同体”。冈为“医”和“患”不仅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且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对抗疾病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只有医患双方共同配合,积极治疗,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医患双方在抵御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都处于关键位置,患者康复的愿望要通过医方去实现,医方在诊疗疾病的过程巾也要加深对医学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提升诊疗技能。在疾病面前,医患双方是同盟
7、军和统一战线,医患双方要相互鼓励,共同战胜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求医生把患者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不仅要从技术角度为患者提供治疗,而且要从人文角度体恤患者的病痛,同情患者的闲难,做到处处为患者着想,多听取患者和家属对病情的解释,掌握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避免使用刺激患者情绪的语气、语调和语句,避免使患者感到情绪压抑。在诊疗过程中,做到对患者尽职尽责,一旦发生问题或失误,要主动与患者沟通。2.2选择尊重和理解的沟通方式首先,要注意形象和礼仪。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本身会存在很大的精神压力,多数表
8、现为恐惧和不安。针对这一问题,医生应该设身处地的站在患者立场上体验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对患者采合适称呼和用词,以尊重患者为出发点,建立良好医患沟通的开端。其次,在沟通过程中,应该善于倾听。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位顾问曾做过一项调查:当患者诉说症状时,平均l9s就被医生打断了。这恰恰指了医生缺乏对患者倾听的问题。倾听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病况,更重要的是倾听患者的需求,不要随便否定患者所表达来的感受和需求。在倾听过程结束后,也要跟患者交流,要采取接受的态度,在不改变患者的意志和目的的条件下,将这个需求准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