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柱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df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柱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df

ID:59739990

大小:85.9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柱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柱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df_第2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柱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df_第3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柱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李柱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李柱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2)积累文言知识,实词、虚词等。(3)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4)理清论证思路,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3)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二、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实词、虚词

2、等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四、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讲读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五、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了人活着要有忧患意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两章》的另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二)导学过程(1)了解孟子及《孟子》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

3、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主张“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三)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学生看着大屏幕,进行无句读朗读。注意读音:夫、粟、域、畔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的,但是,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除了读音准确还是不够的,我们还有注意一下文章的节奏,重音,感情。(2)听课文范读。(3)生谈听的体会,

4、并举例,师生点评。(4)男女生pk朗读全文。(四)积累文言词汇多媒体展示,学生抢答。(1)古今异义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是。委:古义:放弃,今义:委托域:古义:界限,今义:地域。(2)实词意义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畔;通叛,背叛。(3)一词多义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三里之城助词

5、“的”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代“得道者”攻之而不胜表转折,“却”夫环而攻之表修饰,无义(五)细读课文,疏通文意(四人小组讨论,解难释疑)(六)检查重点句子翻译(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文: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七)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是如何逐层展

6、开论证的?(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3)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7、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八)课堂练习检测:1、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B水陆草木之花C肉食者谋之D委而去之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兵器B寡助之至至:极点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D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3、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4、选出对

8、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D”得道者多助”的“得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九)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十)板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攻城失败→天时不如地利战争需守城失败→地利不如人和要人和↓推理治国需要人和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